[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1215.X | 申请日: | 2015-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吕汪洋;张旭倩;陈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B32B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复合 纤维 过滤 口罩 | ||
1.一种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该口罩本体从外表面到内层依次层叠为第一层(1)、第二层(2)、第三层(3),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第一无纺布,第二层为芯层,材料为具有过滤及吸附双重功效的仿生复合微纳纤维,第三层为第二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仿生复合微纳纤维包括纺丝纤维层(2.1)和活性碳纤维层(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纤维层(2.1)靠向第一层(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是以活性碳纤维为基本骨架,在活性碳纤维上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溶液的纺丝纤维复合在其表面,制得克重为10-100g/m2纺丝纤维层,整个仿生复合微纳纤维的克重为70-340g/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碳纤维种类是酚醛基活性碳纤维、PAN基活性碳纤维、粘胶基活性碳纤维或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纤维产品形式是活性碳纤维布和/或活性碳纤维毡,比表面积为600-3000㎡/g,克重为60-240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是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其成分是PP、PET、PA,克重为15-12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加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储罐中,通过注射泵和导管链接连接到喷头,喷头接上高压电场;将活性碳纤维布和/或活性碳纤维毡作为接收部分并接地;打开电源,控制纺丝时间,得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过程中高压电源电压设置为10-25KV,喷头到接收平面的距离为10-20cm,注射泵设置纺丝流量为0.5-2.0mL/h,纺丝时间可以是0.5-4.0h。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仿生复合微纳纤维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配制浓度为5%-20%的纺丝溶液时,所用纺丝溶液溶质是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苯并咪唑,间亚苯基间苯二酰胺,聚对苯二甲酸对苯二胺或聚乙烯醇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纺丝溶液溶剂是水,硫酸,间甲酚,二氯甲烷,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二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12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