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寒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1707.9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国;仇文革;许炜萍;徐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中心 水沟 检查井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领域,特别适用于寒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的冻害防治问题。
背景技术
我国寒区分布广泛,其间交通运输需求旺盛,隧道工程作为穿山越岭的有效手段在寒区交通工程中得到大举应用。隧道冻害时有发生,其中尤以防排水系统失效导致的隧道冻害最为显著,给隧道安全运营带来极大困难。导致隧道防排水系统失效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结构,所以如何保证检查井的保温效果,成为解决寒区隧道冻害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检查井的保温措施,普遍采用一层或者两层盖板的方式来完成,但其片面追求隔热效果,对密封性重视不够。一旦检查井的密封效果不好,隧道内的冷空气与检查井内的空气将以对流的方式完成热量交换,该方式下的热量传递速度是热传导方式的数倍,从而使检查井的保温工作失败,导致防排水系统的失效和隧道冻害的发生。所以必须从热量传导的基本形式(传导、对流、辐射)入手,方能彻底解决检查井的保温问题。隧道内的热量辐射相对于其他两种热量传递形式来说,数量极少,可以忽略,所以需要对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进行考虑。但目前的检查井结构密封性不佳,留有空气对流通道,不利于保温,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必须从热量传导基本方式上想办法,以获得根本性突破。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检查井结构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保温结构,使之满足寒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的保温要求,同时具有施工方便、成本可控、维修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的:
一种用于寒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构造,主要用于寒区隧道地下工程的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保温。在垂直于中心深埋水沟500设置的变截面检查井中,垂直安放在井壁400的上层盖板100和下层盖板200间构成一封闭空间300;上层盖板和下层盖板与井壁的接合部位设置有气密性密封机构。
所述气密性密封机构为公母成对咬合结构,即置于盖板下部的密封垫具有与设置在井壁上的密封垫的凹部相嵌合的凸部。
本发明保温结构通过双层盖板和密封垫,不仅有效隔绝了热量传导,并且控制了热量对流,从而起到阻止热量传递的效果,达到检查井保温、防止冻结的目的。
本发明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步:
①结合深埋中心水沟的深度,确定检查井的合理深度,按设计要求施作变截面井壁。
②对上下两层的盖板底座分别进行抹平处理,并安装母密封垫,保证密封垫与底座的密贴。
③上下两层盖板尽量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并将公密封垫按设计位置安装牢固。
④将装有公密封垫的盖板安放到底座上,保证公母密封垫的完全咬合。
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带有保温层和密封垫的上下两层盖板将隧道和中心水沟的环境彻底隔离,而且两盖板间还有一个封闭区域,形成天然隔热层,也可以在其内充填隔热材料600,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与以往的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结构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①通过在盖板与底座间设置一对公母气密性密封机构,有效的遏制了热量的对流效应;
②通过采用上下两层盖板的方式,形成盖板间的封闭空间,将隧道环境与检查井内部环境彻底隔离,保证了检查井的保温效果;
③该结构施工方便,盖板及密封垫安装工艺简单,方便后期的检查维修工作。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检查井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检查井结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气密性密封机构(110、210)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可看到,一种用于寒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检查井构造,在垂直于中心深埋水沟500设置的变截面检查井中,垂直安放在井壁400的上层盖板100和下层盖板200间构成一封闭空间300;上层盖板和下层盖板与井壁的接合部位设置有气密性密封机构(110和210)。
结合图3可看到,气密性密封机构(110和210)为公母成对咬合结构,即置于盖板下部的公密封垫具有与设置在井壁上的母密封垫的凹部002相嵌合的凸部001。
用于寒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的新型检查井结构,由上下两层盖板和相应的两对密封垫及中间的封闭空间组成。其施作过程包括如下几步:
①结合隧道中心水沟500的深度和尺寸,确定检查井的深度和尺寸,施作变截面井壁400。
②对盖板底座处进行平整处理,安装母密封垫并保证母密封垫与底座的密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1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