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碳乳剂应用于细胞复氧的模型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2099.3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8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朱君;姚燕杰;刘恬;周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剂 应用于 细胞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氟碳乳剂应用于细胞复氧的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全氟碳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全部取代后形成的一类环状或直链状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与氟原子的强作用力,氟碳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全氟碳化合物不溶于水,有很好的溶解非极性气体的功能,可以作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载体。生物医学应用上的氟碳化合物溶解氧能力为35-44mmol/L,溶解二氧化碳能力为200mmol/L,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或释放出氧的能力,氟碳化合物已被应用于以氟碳溶液为气体交换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但是,虽然该方法能够改善呼吸窘迫症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氧合情况,却也容易引起额外肺损伤,且应用必须在医院中进行。而采用吸入通气,不仅可以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情况,也能减轻肺部炎症反应(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746),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该方法的相关报道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对于细胞的缺氧模型的建立已经有许多研究,而对于细胞复氧的研究仍然不多。在细胞缺氧后,采用氟碳乳剂作用下进行复氧的研究更少,或者相关报道采用的所采用的仪器复杂,要求较高,不存在广泛的普适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领域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碳乳剂应用于细胞复氧的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实验结果稳定,为研究外源性的携氧物质对细胞缺氧以后复氧效果的影响提供了实验方案。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氟碳乳剂应用于细胞复氧的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缺氧模型的建立:采用自制的密闭盒子,保留一个进气口与出气口,细胞培养到一定浓度后,将细胞培养皿或培养板放入密闭盒子,然后在进气口通入氮气;
b.将盒子放入37摄氏度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c.将氟碳乳剂与含培养基混合,配成不同浓度的氟碳溶液;
d.将缺氧后的细胞取出,吸去原培养基,分别换上d中所配的含氟碳培养基及不含氟碳的培养基,在正常氧含量条件下复氧。
e.设置一个对照组,始终在正常氧气条件下培养。最后通过一定的表征手段检测细胞在氟碳乳剂作用下复氧后的变化。
优选地,上述自制的密闭盒子,其进气口应在上方,出气口应该下方,能更有效的排尽盒子内的氧气。
优选地,上述细胞放入密闭盒子做缺氧处理前,应将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以达到更好的缺氧效果。
优选地,上述密闭盒子中同氮气前,应在盒内敞口放一培养皿的水,以保证盒内足够的湿度,使实现结果更有效。
优选地,上述氮气通气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
优选地,上述缺氧培养时间应为4-24小时。
优选地,上述步骤c中的氟碳溶液浓度应控制在0.05mg/ml-1mg/ml(以氟碳含量计)之间,过低浓度没有效果,过高浓度会对细胞造成过大伤害,影响实验结果。
优选的,上述复氧时间应为2-12小时。
优选的,上述步骤e中的表征手段为检测细胞活性,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细胞内蛋白的表达等其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模型建立方法简单,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实验结果稳定,为研究外源性的携氧物质对细胞缺氧以后复氧效果的影响提供了普适性的实验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2,3的细胞复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a.缺氧模型的建立:采用自制的密闭盒子,保留一个进气口与出气口,细胞培养到一定浓度后,换上无血清培养基,将细胞培养皿或培养板放入密闭盒子,盒内敞口放一培养皿的水,然后在进气口通入氮气10分钟;
b.将盒子放入37摄氏度培养箱中培养4小时;
c.将氟碳乳剂与含培养基混合,配成不同浓度的氟碳溶液分别为0.1mg/ml,0.2 mg/ml,0.4 mg/ml;
d.将缺氧后的细胞取出,吸去原培养基,分别换上d中所配的含氟碳培养基及不含氟碳的培养基,在正常氧含量条件下复氧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2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