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2403.4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劳应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乐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1/26;A61H15/02;A61H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33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因此常会出现睡眠治疗不好。轻者不容易入睡,重者彻夜难眠,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研究发现,压力过大会激活人体内的“非战即逃”生理反应:心跳速度加快,血压升高,各种压力激素释放到血流中,这些都会导致血脂升高。另外,压力过大时,容易过量饮食、吸烟、过“沙发土豆”式的生活,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会导致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水平降低。
要控制血脂水平,学会减压非常重要。解压方式主要包括放松运动,按摩和游泳等活动可很好地放松身心。按摩分为人工按摩和仪器按摩,人工按摩成本比较高,且不能自己完成,自己为自己按摩,通常使用按摩器。
申请号为201020197969.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脸部按摩器,包括中壳、滚动管、手柄以及微电流发生装置,其中,该滚动管可转动地联接在该中壳的一端;该手柄固定连接在该中壳的另一端;该微电流发生装置设置在该手柄内,其包括第一电极、若干个第二电极、太阳能电池以及电池座,有光线的情况下,光线透过照在其太阳能电池上,太阳能电池就会在其电池座上产生微电流,使用时使用者手握住其手柄并触摸到其第一电极,再令其第二电极接触人体脸部皮肤,此时,其第二电极会有微电流通过人体脸部皮肤,此后,可令该滚动管在人体脸部皮肤上滚动,以接触不同部位皮肤,利用微电流来刺激淋巴部位的血液循环,排除毒素,达到美容、保健的效果。
以上按摩器的微电流发生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和电池座,有光线的情况下,光线透过照在其太阳能电池上,太阳能电池就会在其电池座上产生微电流,这种方式产生的微电流大小不稳定,而且需要在有太阳能的地方才能使用,但是,使用者不可能一边照射着太阳一边使用按摩器,在炎热的夏天,使用者更是不愿意使用这样的按摩器。
因此,设计一款能随时控制微电流的产生的按摩器尤为重要,这样,按摩器就能随时随地使用,鉴于使用者使用的频率可能较高的情况下,在按摩器上增加其它功能也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按摩器,该多功能按摩器集改善皮肤和瘦身功能于一体,可同时满足用户的两个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多功能按摩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主电路板、伸出外壳的两个导电轴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轴承的导电按摩球,所述导电按摩球绕所述轴承转动,所述主电路板设有微电流电路,所述微电流电路产生的微电流传输至所述两个导电按摩球,所述主电路板连接有用于照射皮肤的IPL红光LED灯,所述IPL红光LED灯外露于所述外壳。
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主电路板、伸出外壳的两个导电轴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轴承的导电按摩球,所述导电按摩球绕所述轴承转动,所述主电路板设有微电流电路,所述微电流电路产生的微电流传输至所述两个导电按摩球,所述主电路板连接有用于照射皮肤的IPL红光LED灯,所述IPL红光LED灯外露于所述外壳;
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PNP三极管Q7和Q8、NPN三极管Q2和Q4、电阻R25、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8、电阻R3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32、电容C10和电容C11;
电阻R25和电阻R20串接后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电阻R25和电阻R20之间的接点为第一受控端PWM1,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微电流第一输出端SP1,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基极和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经电容C11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微电流第二输出端SP2、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1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和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31的另一端接电源V++,电阻R22和电阻R28串接后接于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2和电阻R28之间的接点为第二受控端PWM2;
第一受控端PWM1接收到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则微电流第一输出端SP1输出微电流;第二受控端PWM2接收到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则微电流第二输出端SP2输出微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乐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乐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2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点背带式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放射治疗系统自适应靶区的方法及其放射治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