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3183.7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樊嘉;周俭;高强;王智超;端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Q1/02;C12R1/9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研究 肝癌 癌内异质性 细胞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细胞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
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是是我国发病率三位的恶性肿瘤,我国肝癌占全球一半以上。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肝癌有望获得根治的唯一手段,但接近70%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目前肝癌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仅有的肝癌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有效率仅2-3%)。已知,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差异主要由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异常表达决定,因肿瘤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及肿瘤间的异质性,抗肿瘤药物往往仅在某一群病人身上有效。例如,靶向BCR-Abl的药物格列卫在BCR-ABL融合表达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非常有效,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靶向EGFR的易瑞沙成功用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ALK抑制剂Crizotinib也仅批准用于EML4-ALK融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生物标志物(如BCR-ABL的融合、EGFR突变、EML4-ALK融合)的指征下,可以有效地判别对特定靶向药物的“有效人群”和“无效人群”,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肝癌药物开发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如能在药物开发早期体外阶段筛选出其生物标志物,可显著降低整个药物开发的成本,加速肝癌靶向药物的上市及临床应用。
目前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肿瘤药物标志物时,主要是通过关联药物反应与细胞基因组表达、扩增和突变的差异,分析二者相关性来寻找可特异性预测药物反应的标志物。而开展此类研究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对同一种药物敏感的不同肿瘤细胞中,基因组上往往也存在着大量的差异(即肿瘤遗传异质性),这些差异中有些与药物反应相关、并导致抗肿瘤治疗的失效,然而大部分遗传异质性则是与药物反应不相关的差异,这些差异给相关性分析带来了无法消除的噪音,使得标志物分析变得困难。目前公认,肿瘤内异质性是肿瘤尚不能被征服的最主要原因,而肝癌恰恰被认为是异质性最强的肿瘤,但业界尚无可以用来研究肿瘤内异质性的肝癌细胞株。此外,ATCC(美国菌种保藏中心)可用的商用肝癌细胞系仅有十几株,而某一基因突变在人群中所在比例较少,需要一定量的样本才能筛选出敏感细胞株,因此需要建立更多的肝癌细胞株用于研究。
中国专利文献CN:200910180628.3公开了一种肝癌细胞系及其应用。该肝癌细胞系为人肝癌细胞株Hep-12CGMCC No.3204,人肝癌细胞株Hep-12 CGMCC No.3204和人肝癌细胞株Hep-11CGMCC No.3203可组成一种用于研究肝癌机理的细胞模型组。该肝癌细胞系具有很好的致瘤特性,可作为肝癌发生、肝癌发展或肝癌转移的细胞模型。但是上述细胞模型并没有涉及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研究,因此提供一种可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肝癌细胞系。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人肝癌细胞系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由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5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6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2和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7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3组成。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作为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研究FGFR抑制剂AZD4547敏感性机制,寻找AZD4547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研究FGFR抑制剂NVP-BGJ398敏感性机制,寻找NVP-BGJ398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研究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机制,寻找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其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人肝癌细胞系HCCIH02,其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人肝癌细胞系HCCIH03,其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