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卸料装置和具有它的螺旋卸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3191.1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7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屈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诚;屈野 |
主分类号: | F27D3/08 | 分类号: | F27D3/08;B65G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叶片 螺旋卸料装置 转轴 螺旋卸料机 第二轴 第一轴 卸料量 排料 螺旋方向相反 螺旋方向 卸料效率 运行成本 第一端 卸料区 节距 灵活 延伸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旋卸料装置和具有它的螺旋卸料机,其中,螺旋卸料装置包括:转轴和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转轴分为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螺旋叶片设在第一轴段上,第二螺旋叶片设在第二轴段上,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以便第一螺旋叶片朝向转轴的第一端排料且第二螺旋叶片朝向转轴的第二端排料。上述螺旋卸料装置根据卸料区的卸料量灵活设计,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可以根据卸料量具有不同的个数、节距或者延伸方向,进而可以显著提高卸料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卸料装置和具有它的螺旋卸料机。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中,高温(例如1200℃)直接还原铁产品,从炉盘上连续被卸出来的专用设备为螺旋卸料机,螺旋卸料机具有许多螺旋片,许多螺旋叶片按等螺距、同旋向、同倾角布置。长轴旋转时,叶片连续不断地把炉盘上的料推刮向一侧,流入受料溜槽,被送往下一工序的冷却装置,或者装入罐或链斗热送到熔炼炉中。
现有的螺旋卸料机的叶片设置方式单一,全长轴上的叶片螺距,叶片头数,螺旋方向都是一样的。叶片在转底炉炉盘上,不分所担负的卸料量多少,不管卸料方向,不论磨损均匀否,都一样,明显存在下述缺陷和不足:
①转底炉炉底圆盘是一个圆环形,内外径相差较大。对于中小型的转底炉,环形炉盘宽4~5m,内外边直径相差1.6~2.0倍;但内外环边被刮送的料量差高达6倍以上。对于大型转底炉,炉盘宽7~10m,内外径相差1.25倍,但内外环边需刮送的料量差高达9倍以上。当今的设计则全按最大刮推运输量来设置叶片厚度、高度、头数、螺距等等,造成浪费和磨损不均。
②由于螺旋片向一侧倾斜,造成炉料在叶片刮推力量作用下,炉盘向一侧方向受力,炉盘外移,逐渐偏心,当炉盘位移超过预留间隙撞上炉墙,就会发生卡盘事故,严重时损坏炉盘和外墙设备,转底炉无法运转,只好停炉,冷却,检修,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③当转底炉规模大型化后,如年产60~100万吨还原铁,每小时要从炉盘上刮出80~130吨料。当今的螺旋卸料机,从螺距、叶片高度、转速、叶片头数的设置都有很多困难,完不成如此大的运输量。因为该机是在炉盘上刮出一层25~35mm高的料层,只有一侧出料口。料薄,出向少,限制了螺旋卸料机的能力。所以,当前世界上转底炉最大产量成功的只是在40万吨/年规模上徘徊,无法突破。只好多建几台小规模装置来完成,增加了投资和占地,于生产成本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螺旋卸料装置,所述螺旋卸料装置具有卸料效率高、能够双向卸料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旋卸料装置,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分为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
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设在所述第一轴段上,所述第二螺旋叶片设在所述第二轴段上,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以便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朝向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排料且所述第二螺旋叶片朝向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排料。
由此,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螺旋卸料装置根据卸料区的卸料量灵活设计,每组的叶片可以根据卸料量具有不同的个数、节距或者延伸方向,进而可以显著提高卸料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叶片条数不同。由此可以根据卸料量灵活调节叶片条数,由此在节约用材的同时提高了卸料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节距不同。节距同样随着卸料量变化,进而使得各叶片磨耗均匀,提高螺旋卸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诚;屈野,未经张诚;屈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