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3452.X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7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纪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62 | 分类号: | G02B2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组装装置,该组装装置用于镜头组装,其特征在于,该组装装置包括:
第一元件,该第一元件具有中空部,且该第一元件上具有第一开孔;
第二元件,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上具有凹槽;
第三元件,该第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元件上且位于该凹槽处,且该第三元件上具有第一结合件;以及
第二结合件,用以与该第一结合件配合;
其中,当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未组装时,该第三元件通过第一固定元件可分离地固定于该第二元件的该凹槽内,且该第三元件未突出于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当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组装时,将该第二元件套设于该第一元件的该中空部中,且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一开孔对位后,将第二结合件穿过该第一开孔以与该第一结合件结合,再提供一作用力使该第三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的通过该第一固定元件与该第三元件结合的结合部位分离,以使该第三元件至少部分突出于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元件为黏性件,该第三元件通过该黏性件粘贴固定于该凹槽内;或者该第一固定元件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二元件上,该第二磁性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三元件上,该第三元件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第一磁吸力固定于该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件为具有内螺纹结构的柱体,该第二结合件具有外螺纹结构,当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组装时,利用该外螺纹结构与该内螺纹结构的结合力,并施加第一拉力于该第二结合件使该第三元件与该结合部位分离;或者,该第一结合件具有第三磁性件,该第二结合件具有第四磁性件,当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组装时,利用该第三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之间的第二磁吸力,并施加第二拉力于该第二结合件使该第三元件与该结合部位分离;或者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二结合件的其中之一具有卡勾,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二结合件的其中之另一具有卡孔,当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组装时,利用该卡勾与该卡孔之间的卡合力,并施加第三拉力于该第二结合件使该第三元件与该结合部位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元件为镜头套筒,该第二元件为镜头本体,该第三元件为光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元件还具有第二开孔,当该第三元件与该结合部位分离后,该第三元件至少部分突出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且该第三元件突出于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的突出部分容置在该第二开孔内且未突出该第一元件的外表面。
6.一种组装方法,用于组装装置的组装,其特征在于,
该组装装置包括:第一元件,该第一元件具有中空部,且该第一元件上具有第一开孔;第二元件,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具有凹槽;第三元件,该第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元件上且位于该凹槽处,且该第三元件上具有第一结合件;以及第二结合件,用以与该第一结合件配合;其中该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301,利用第一固定元件将该第三元件可分离地固定于该第二元件的该凹槽内,且该第三元件未突出于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
步骤S302,将该第二元件套设于该第一元件的该中空部中,并使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一开孔对位;
步骤S303,将该第二结合件穿过该第一开孔以与该第一结合件结合,并提供一作用力使该第三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的通过该第一固定元件与该第三元件结合的结合部位分离,以使该第三元件至少部分突出于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元件为黏性件,该第三元件通过该黏性件粘贴固定于该凹槽内;或者该第一固定元件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二元件上,该第二磁性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三元件上,该第三元件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第一磁吸力固定于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4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