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3772.5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朴世亨;康世勋;李秉俊;申智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理 表格 方法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月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001470号和2014年7月2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092606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公开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软件定义的网络,并更具体地,涉及在软件定义的网络中用于流处理和表格管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软件定义的网络(SDN)中,网络中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数据平面按照集中方式向控制平面查询关于分组处理所需要的判断。在SDN中,数据平面典型地表示SDN开关,而控制平面表示管理整个网络的控制器。
在SDN技术中,网络的控制平面集中于SDN控制器,由此使得能通过软件来控制分组传送。考虑到SDN开关的流表格(flow table)的当前结构,对于流条目的数目存在限制。由此,取决于流表格的占用级别或未占用级别,需要应用各种管理流表格的方法用于平滑通信。然而,因为当前SDN开关的流表格处于初始开发阶段,所以可仅应用一种管理流表格的方法,使得不可能根据占用级别或未占用级别的改变对网络中的各种事情(occurrences)进行有效应答,由此破坏网络服务或导致重大故障。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可有效管理作为SDN数据平面的SDN开关的流表格。
在一个一般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网络装置中流表格的占用级别来将流表格划分为多个状态;从该网络装置接收流表格的状态改变的通知;和通过反映流表格的改变状态来管理该流表格。
所述将流表格划分为多个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将流表格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且对于每一区域设置阈值。所述将流表格划分为多个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将流表格的每一区域配置为具有一对上阈限值和下阈限值。
所述接收状态改变的通知的步骤可包括:响应于流表格的占用级别达到预定上阈限值,从该网络装置接收通知达到该上阈限值的消息。所述接收状态改变的通知的步骤可包括:响应于流表格的占用级别达到预定下阈限值,从该网络装置接收通知达到该下阈限值的消息。
所述接收状态改变的通知的步骤可包括:为了防止抖动,在其中网络装置不触发状态改变的通知的情况下,不从网络装置接收状态改变的通知,除非上阈值已被下阈值对反抗(countered),并且反之亦然。
所述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流表格的状态改变,根据改变的状态确定流表格中包括的流条目的管理机制;和向网络装置传送包括所确定的管理机制的指令。
所述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根据流表格的占用级别来调整流条目的超时或驱赶(flushing out)流条目。所述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根据流表格的占用级别基于流条目的使用频率来管理流条目。所述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根据流表格的占用级别基于流条目的使用年限来管理流条目。
所述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根据使用频率或命中率所分类的停止(即,可替换)流条目和活动流条目之间插入新流条目。
所述用于管理流表格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设置网络装置中流表格中包括的流条目的特性;根据流表格的占用级别来将流表格划分为多个状态;和通过反映所划分的流表格的状态来确定所设置的流条目的特性。
所述设置流条目的特性的步骤可包括:设置硬超时,在该硬超时期间使用的流条目保留在流表格中;和设置闲超时,在该闲超时期间未使用的流条目保留在流表格中。
所述设置流条目的特性的步骤可包括:响应于在流表格中存在与接收的分组匹配的流条目,增加流条目的使用频率;和在预定时间段过去之后,初始化或降低流条目的使用频率。所述设置流条目的特性的步骤可进一步包括:根据流条目的使用频率的增加和减小,响应于流条目的使用频率大于预定活动值,将流条目设置为活动流条目;和响应于该使用频率低于预定活动值,将流条目设置为可替换流条目。
所述设置流条目的特性的步骤可包括设置使用年限,在该使用年限期间流条目保留在流表格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