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5023.6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燕;王钰;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48;A61P17/00;A61K35/6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硬皮症 中药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皮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病因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依据其皮肤病变的程度及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系统性硬皮病,又称为系统性硬化症,可累及皮肤、滑膜及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肺、肾、心、血管、骨骼肌系统等,引起相应脏器的功能不全。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4倍。治疗原则为早期保暖、抗炎、抗凝和扩张血管以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活血解毒、养血润肤改善组织营养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硬皮病。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黄芪15-20份,党参15-20份,山药15-20份,当归10-15份,莲子10-15份,苡米10-15份,荆芥10-15份,蛇床子10-15份,牛蒡子10-15份,地肤子10-15份,蝉蜕10-15份,甘草5-8份,地黄6-10份,黄柏10-15份,凝水石15-20份,葎草8-13份,防己8-13份,桂枝8-13份,茯苓20-25份。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胶囊,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黄芪17份,党参17份,山药16份,当归16份,莲子12份,苡米12份,荆芥13份,蛇床子13份,牛蒡子14份,地肤子14份,蝉蜕12份,甘草6份,地黄8份,黄柏14份,凝水石14份,葎草10份,防己10份,桂枝10份,茯苓22份。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黄芪、山药、蛇床子、牛蒡子、甘草和葎草混合,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药液滤过,药渣备用;
b、取剩余原料药材和所述步骤a的药渣混合,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第一次加5-10倍量,第二次加5-10倍量,合并提取液,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80℃时1.10-1.50,醇沉两次,调乙醇浓度至60%-90%,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80℃时1.10-1.50,得浸膏;
c、取上述浸膏,加入步骤a得到的挥发油及植物油,植物油的添加量占浸膏和挥发油总质量的2-5%,混合,用胶体磨研磨10分钟,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将所述中药组合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所述胶囊剂。
步骤a中挥发油的提取优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
步骤b中提取优选采用膜分离技术、超滤、醇沉、高速离心或大孔树脂方法。
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2-3粒,温水冲服即可,7天为一个疗程。
药理分析: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能够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够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莲子:味甘,平,入脾、肾、心经;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
苡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大肠,能够清利湿热,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5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