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缓释微球充液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6275.0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恩钊;周湘汉;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吉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47/38;A61K31/355;A61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缓释微球充液 胶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生素缓释微球充液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成,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大部分人因为食物单一、消化系统疾病或摄入脂肪量过少从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导致机体缺乏维生素;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儿童、特殊工种、特殊环境下的人群,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会导致中毒。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防病治病的医疗技术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药物制剂方面已由原来的普通制剂向速效、长效、缓释等不同特点制剂方向发展。
目前维生素胶囊大多采用软胶囊,服用后一段时间内血清维生素浓度会快速上升,可能会导致血清维生素浓度超标,长期如此会导致机体的新陈道谢出现紊乱,影响健康问题,且软胶囊需每日服用多次,服用次数过多。采用缓释技术制备缓释维生素微球胶囊,可以减少用药次数,且可使血清维生素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出现“全有”或“全无”现象。维生素软胶囊会因为外囊膜破裂漏油等导致出现粘结情况,而采用硬胶囊灌封可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微球属多单元给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药物可以均匀地分散在胃内,从而减少个体差异;(2)避免给药后在胃中出现“全有”或“全无”的现象;(3)将药物按一定释药速率制成微球服用,可以快速达到治疗浓度,并且维持这一水平。因此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微球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溶剂扩散—挥发法,分为O/O型、O/W型、W/O型及W/O/W型、O/W/O型复乳法,对于难溶性药物常用前两种方法制备,基本工艺流程是首先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到含载体的易挥发的溶剂中,再将形成的溶液或混悬液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连续相中,然后除去溶剂,得到微球。整个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工艺设备投入较小。
充液胶囊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胶囊制剂。该胶囊的结构为传统的两节式,采用明胶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外壳,囊壳中不添加增塑剂,故药物不容易发生迁移,其以全新概念的固体剂型液体释放,被称为“液体和半固体制剂的理想容器”。充液胶囊这一富有特色给药技术的推广,不仅能使企业扩大现有的产品系列,也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方便”、“美观”的要求。
采用充液胶囊技术,服用本身就是液态的方式,可以带来更多重的好处:1、充液胶囊内是由天然的胶质所组成,能快速将液态的营养成分释放出,好让身体更有效的吸收,可以使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大大提升;2、充液胶囊可以更好的阻隔氧气避免分解变性,更好的保护了营养成分的有效性;3、充液胶囊容易吞咽且可以更好的掩饰味道或不良气味;4、充液胶囊内可以看到胶囊内流动的液态成分,可以提供具有视觉吸引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缓释微球充液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维生素缓释微球充液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维生素以1:1-5比例溶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树脂的混合释放调节剂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
(2)加入适量乳化剂、致孔剂和改性剂,搅拌升温至65℃乳化;
(3)乳化2-4h后,洗去溶剂,制得维生素微球;
(4)加入辅料配成混悬液,灌封入硬空心胶囊制成。
本发明中所述释放调节剂是聚丙烯酸树脂1号、聚丙烯酸树脂2号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一种或几种,优选聚丙烯酸树脂1号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混合物,其比例为1:1-20,优选1:1-10。
本发明中所述释放调节剂用量与维生素比例为1-5:1。
本发明中所述的维生素优选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为明胶、甘油、吐温80、吐温60、吐温20,优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用量为1-15%,优选1-5%。
本发明中所述致孔剂为PVP、PEG、PVA,优选PEG,更优选PEG6000,所述致孔剂用量为1-20%,优选5-10%。
本发明中所述改性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优选硬脂酸镁,所述硬脂酸镁用量为0.5%-10%,优选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吉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吉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6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