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铜包铝杆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6376.8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师海红;朱光平;范海俊;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7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铜包铝杆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导电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缝铜包铝杆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导电铜包铝杆是用铜外壳将铝芯无缝包裹在内的一种导电材料,它是利用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的集肤效应,让大部分电流在电阻率较小的导体表面铜层流动,小部分电流在电阻率稍大的导体内部铝芯流动,在尽可能减少导电材料导致的电流损失的情况下,用铝芯替代铜芯降低导线材料的制造成本。
现有技术中,铜包铝导电材料的制造,大部分是在铝芯外部包裹一层铜层,这种结构的导电材料,由于铜层和铝芯无法紧密贴合,电流在流经两种材料的贴合面时,产生的电流损失较大,由于包裹在铝芯上的铜层有螺旋搭接边,表面铜层厚度不均匀,导致电流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铜包铝杆生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铜包铝导电材料存在的铜层和铝芯无法紧密贴合、包裹在铝芯上的铜层有螺旋搭接边,表面铜层厚度不均匀,导致电流损失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无缝铜包铝杆生产装置,由熔化炉和铜包铝杆结晶装置组成;熔化炉外壳内置保温层,内装铜液,熔化炉顶部设有加料口,一侧设置铜液出口;铜包铝杆结晶装置的中部设计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外管内套有内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留有间隙均匀的铜液通道,内管底部位于外管中部,内管和外管之间留有的间隙上端留有铜液进口,铜液进口与熔化炉的铜液出口连接,铜液进口与铜液通道连接,在外管的上部包有铜液冷却套,在外管的下部包有铝液冷却套,在结晶器的上端,装有铝杆牵引器,铝杆穿过铝杆牵引器,插入内管中,在结晶器的下部,装有铜包铝杆牵引器,冷却后的铜包铝杆从铜包铝杆牵引器中穿过。
其工作过程是:首先将熔化炉中熔化的铜液引入结晶器的铜液通道中,在铜液冷却套中通入循环冷却液,使铜液在铜液通道下段凝固成铜管;同时,利用铝杆牵引器将铝杆牵引进入结晶器内管,在此过程中控制铜液冷却套的冷却温度,使结晶器中铜液通道的温度低于铜的凝固点,使内管中的温度高于铝的熔点,当铜液凝固成铜管后,铝杆在内管里融化成铝液,将铜管内腔充满;当铜管经过结晶器外管下部时,包裹在外管外部的铝液冷却器使铜管及铜管中的铝液再次冷却,铝液凝固在铜管中心,与铜管内壁形成无缝结合,铜铝凝固结合后的导电杆由结晶器下部的铜包铝杆牵引器引出。铝杆融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由内管和铝杆接触面的间隙排出,确保铝液在铜管内部凝固时,尽量减少凝固的铝液中出现小气泡;调整铝杆牵引器和铜包铝杆牵引器的牵引速比,使铜管内的铝液均匀填充铜管。
利用本发明生产的铜包铝杆,外层铜壁厚度均匀,铜和铝无缝结合,使用时电流损失较小,导体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无缝铜包铝杆生产装置,由熔化炉2和铜包铝杆结晶装置组成;熔化炉2外壳内置保温层3,内装铜液4,熔化炉顶部设有加料口1,一侧设置铜液出口5;铜包铝杆结晶装置的中部设计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外管8内套有内管12,内管12与外管8之间留有间隙均匀的铜液通道7,内管底部位于外管中部,内管12和外管8之间留有的间隙上端留有铜液进口6,铜液进口6与熔化炉的铜液出口5连接,铜液进口6与铜液通道7连接,在外管8的上部包有铜液冷却套13,在外管的下部包有铝液冷却套11,在结晶器的上端,装有铝杆牵引器14,铝杆15穿过铝杆牵引器14,插入内管12中,在结晶器的下部,装有铜包铝杆牵引器10,冷却后的铜包铝杆9从铜包铝杆牵引器10中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6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和包括所述芯的线圈组件
- 下一篇:使绝缘导体成形和退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