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6563.6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涂攀峰;程风娴;龚林;王蕾;杨依彬;官丽兰;胡克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一翔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悬浮 液体 复合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作物的“碳营养”成为了不少业界专家和企业人士的关心话题。植物营养理论认定了17种必需元素,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排在首位。跟随其后的氮、磷、钾三种是植物所需要且收获时带走量较多的营养元素,是在农业生产中最重视的营养元素,通常,我们都会以施肥的方式及时补充这三种元素。但是,又有多少人关注名列首位的碳呢?植物生长所需求的碳主要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作物生长仅靠自然状态下的二氧化碳是不够的,这种靠天吃饭似的补碳方式仅能满足作物需求的五分之一,大量作物仍然长期处于“碳饥饿”的状态中,大田作物长期缺碳。
我国耕地补碳已是刻不容缓。我国至少有6亿亩耕地缺乏有机碳,需要及时补充因作物消耗的有机碳。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大,有机碳缺口越来越大,因而容易引起作物低产、品质差劣、抗逆性降低等问题。补碳最基础最常见的措施是施用普通有机肥,有机肥是缓效肥料,其有机质含量高,但是大部分不溶于水,它们以矿化腐殖质形式存在,需经土壤微生物长时间分解才能逐渐释放出水溶性碳;因此,有机肥只能间接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肥料,能够让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含有能量的小分子有机碳物质,让其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活动,不需供给过多的APP能量;另外,水溶性有机碳肥补碳可以实现营养平衡,从而起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作物耐寒、耐旱等的抗逆能力。
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我国的液体肥料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特别是对具有针对性的“碳营养”的高浓度的有机无机复合悬浮液体肥料的研究和制备在国内基本上是空白。由于部分有机碳原料为非水溶的,这成为传统有机肥无法实现水肥一体化的瓶颈;因此,研发一种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是大势所趋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所述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能够弥补作物“碳饥饿”的不平衡施肥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的营养元素全面,能够促进作物根系更好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可有效防止作物的“碳饥饿”症状,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病等抗逆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所述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18.1~26.5份有机碳、0.4~7.2份类营养物质、10~12.5份悬浮剂和25.0~33.0份水。
有机碳、类营养物质二者均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等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生长发育;但是由于有机碳分为水溶性有机碳和不溶性有机碳,所以植物根系只能部分吸收利用有机碳。而本发明将类营养物质和有机碳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制备成液体悬浮肥料体系,类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有机碳吸收的效果,从而提高有机碳的利用率,增加肥效。
上述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如上配方中的部分有机碳溶于水里得母液;
S2.向步骤S1所得母液中加入配方中剩余的有机碳和类营养物质得浆料1备用;
S3.将悬浮剂与水均匀混合在一起,形成浆料2备用;
S4:将步骤S2中的浆料1和步骤S3中的浆料2混合并研磨即得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
优选地,所述有机碳为发酵工业废液、单糖、双糖、寡糖、或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类营养物质为氯化胆碱、甜菜碱、水杨酸、苯肽胺酸、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乙二醇缩糠醛或核黄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优选地,所述发酵工业废液为甘蔗厂的糖蜜、酒精废液、酵母厂废液、味精厂下脚料以及生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有机碳为甘蔗厂的糖蜜、酒精废液、酵母厂废液、味精厂下脚料、海藻酸钠寡糖、褐藻寡糖、壳寡糖、蔗糖、葡萄糖、α-酮戊二酸、海藻酸或甲壳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一翔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一翔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6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型有机肥
- 下一篇:一种茶树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