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06643.1 申请日: 2015-01-07
公开(公告)号: CN104584978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徐高财 申请(专利权)人: 徐高财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C05F9/00
代理公司: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代理人: 王晓燕
地址: 310051 浙江省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物堆 植树造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历史记载,地球上大自然所产生:1、原有原始森林面积约80亿公顷。2、其中最高的树有126米多。3、最大的树有46米多(粗围)。4、最重的树有2800多吨。5、最长寿的树有一万多岁(年轮)。而古今中外的植树造林中都没有与这五条数据同等的大树和森林。

从今昔对比来看:古今中外植树造林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发展,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观念激励下,在世界各国的植树节的引导下,人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植树造林的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单从我国看来就有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固沙造林、退耕还林、防风造林、全民义务植树造林、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防护林工程。而今植树造林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60.2%。然而只是看见飞机大面积播种和人山人海大量的种植树木,前呼后拥惊天动地,就是不见有高大的树木和森林出现,高大重的树木的数据和森林的面积不但没有新的增加,反而还在大面积的减少。如今高大重的树木已经泯灭消失,灭迹淡忘。森林面积已由原来约80亿公顷缩减至如今的20余亿公顷,并且以每年减少20多万公顷的速度递减,日渐消失殆尽,连老底子都快减光了,其结果与愿望正好相反。

纵观从古至今的植树方法可见,树木是越种植越矮小,森林面积越创造反而越减少。大自然能够出现高大重的树,而人为植树造林只生产矮小轻的树木,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大森林与人为环境下的袖珍林形成强烈对比。并且在如今高科学技术运用如此频繁的今天所种植出来树木的质量和森林面积不但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出现了反增长。人类目前所运用的一些技术手段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环境加速恶化。

植物均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有毒害物质转变成无毒害物质,把一切废陈物质能量转换成新鲜物质能量的本领。机体越高大本领越高强。因而,森林就是地球上物质能量真正的转换器。现今造成生态严重失衡,环境失控日趋恶化,温室效应,水空气污染、人口逐增、土地缩减、沙化逐增、森林锐减,淡水短缺、物种灭绝、资源能源枯竭等等,危及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灭绝人类的包围圈,人类的前途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期将会延长。

众所周知:人没有粮食都不生活。树没有肥料都不能生长。如果农作物不经常耕翻土地和施肥都会导致毫无收成。且古今中外的植树造林既没有深翻土地的先例。更没有施肥的惯例。反而都是截断肥源断绝肥料的供应路线,助长土地的坚硬性土壤黏性的种植技术。因而各类树木都不能正常地发育生长,更不能长高大成森林。且无机化学肥料施用的再多也无济于事。施肥与不施肥从长久来看并无作用,反而无机化学肥料使土地板结,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而在另一方面,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的处理主要包括焚烧与填埋,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垃圾填埋场,往往会在垃圾上再覆盖土壤,进行成片树木的种植;但由于土壤覆盖厚度少,土壤下方直接为垃圾,不利于树木的根系发展,营养吸收不好,树生长缓慢,且容易产生倾倒;同时不利于垃圾的快速分解与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以达到树木生长健康且垃圾分解快速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聚物堆植树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垃圾;

2)挖坑:在地上挖直径大于2米,深度大于1米的土坑;

3)建架:土坑中部放入竖杆,竖杆的四周设斜杆,形成伞状骨架;

4)回填:将拌有垃圾的土壤混合物回填至土坑内,直至填平,在坑顶加土壤形成突起的土堆,相邻土堆之间形成壕沟;

5)种植:在土堆的中部植入一乔木苗,在乔木苗的外周种植灌木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高财;,未经徐高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6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