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件冷挤压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6917.7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祥;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昌信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8 | 分类号: | B21C23/08;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件冷 挤压 成型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冷挤压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管件成型,一般采用热压成型设备,通过高温热熔变形得到需要的异型管件,加热过程中浪费大量燃料,加热一般采用焦炭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且工人的工作环境差,危险性高,易出事故。另外就异径管而言如果两端直径相差太多则需要多次循环加热变形方可成型,因为多次加热会使工件表面形成氧化铁并脱落,工件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地方,需要打磨。现在异径管成型采用的是热缩(粗管变细管),热缩是通过挤压来完成,在挤压过程中,工件外表面与胎具摩擦时会对工件外表面产生拉伤,需要打磨,因此现有成型技术工人劳动强度高,工序多,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且产品经过打磨后不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冷挤压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它是通过冷挤压工艺,实现三通、异径管的成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管件冷挤压成型机,包括框架及置于框架内的锁模油缸、顶出油缸、推进油缸、辅助油缸,所述框架中部为通透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下方框架内设置顶出油缸,对应上方框架内设置锁模油缸,工作平台两侧框架内分别设置推进油缸,锁模油缸及推进油缸分别设有辅助油缸,工作时,在工作平台上放置工件下模具,锁模油缸上连接工件上模具,两推进油缸上分别连接注水装置,在推进过程中注水装置分别与工件连接,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锁模油缸的第一辅助油缸至少为两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各第一辅助油缸和锁模油缸的活塞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框架上接近锁模缸下行行程终点位置设置接触开关,在锁模缸及第一辅助油缸的进油管路上设有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通过锁模缸及第一辅助油缸进油路上的电磁换向阀连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推进油缸的第二辅助油缸至少为两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各第二辅助油缸和推进油缸的活塞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工作平台上的滑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套筒、水泵及管路,所述套筒为一阶梯套筒,一端外径端面与工件端面配合,另一端连接推进油缸的活塞杆,其上开有水路通道,水路通道通过管路连接水泵,管路上设有水阀及泄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内对应两个推进油缸推进行程设置有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开有多个工艺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模油缸和推进油缸与油箱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逆止阀。
本发明成型机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框架内工作平台上放置待加工件下模具,在锁模油缸活塞杆端的第一连接件上连接待加工件上模具,并在工件下模具上放置待加工工件;
第二步:启动锁模油缸及其第一辅助油缸下行,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
第三步:启动两侧推进油缸及其第二辅助油缸,使注水装置的套筒进入工件两侧,和工件端面接触,呈密封状态;
第四步:启动水泵,打开管路阀门,向工件内注水,达到预定压力时,水泵停止工作;
第五步:启动两侧推进油缸的第二辅助油缸,带动两侧推进油缸挤压工件变形,变形过程中水压升高,超过预定压力时,通过泄压阀自动泄压;两侧推进油缸的活塞碰触限位开关,停止工作;
第六步:工件成型结束,第二辅助油缸带动两侧推进油缸回程;
第七步:第一辅助油缸带动锁模油缸回程,开模;
第八步:顶出油缸工作,顶出成型后的工件。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通过冷挤压工艺,实现三通、异径管的成型,操作简单,容易成型,环保,安全性高,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高。
2.异径管的成型采用工艺是由细管变粗管,工件表面不会有拉伤的痕迹,产品成型美观。
3.异径管两端直径相差多也可以通过一次工序来完成,简化了工艺。
4.本发明框架上开有多个工艺孔,不仅便于焊接、安装,且减轻重量,防止变形,增加机械弹性。
5.本发明辅助油缸的设置,使锁模油缸和推进油缸能够快速到位,且起到回程助力作用,便于锁模油缸压模、开模及推进油缸挤压成型、回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昌信管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营口昌信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6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