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叶原料配比比例计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7312.X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会;李雪莹;赵龙莲;蔡嘉月;梁淼;向伶俐;栾丽丽;李凯;张晔晖;张录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谱 烟叶 原料 配比 比例 计算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叶原料配比比例计算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卷烟加工企业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烟叶品质特征的定量定性分析已经较为普遍,譬如通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 建立烟叶中糖、氮、烟碱等化学成分定量模型,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通过应用基于主成分及FISHER准则的投影方法(PPF)建立烟叶部位(或等级)、香型风格、感官质量等烟叶品质特性的定性模型,并将分析结果量化为相应的品质特性指数;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现代数学方法从多角度客观评价烟叶品质特性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但是,目前方法所获取的多种烟叶品质特性的客观量化数据,尚缺乏合理、有效的综合利用手段,具体体现在中式卷烟加工过程中烟叶原料模块及叶组的配方设计中目前还主要以配方设计人员的主观评价为导向的模式,缺乏有效的以客观评价量化数据为导向的配方组合推荐及比例优化方法,不利用产品质量、数量的长期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叶原料配比比例计算方法和装置,通过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烟叶类型进行分析,达到特征评价指数,并根据附加均值矢量为机制目标的线性规划方法进行烟叶制品的配比比例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配方设计中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卷烟配方产品品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叶原料配比比例计算方法,包括:
S1、根据预设的各个烟叶样品的特征指数量化值以及采集的所述烟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所述烟叶样品的近红外特征模型以及近红外定量模型;
S2、采集各个与所述烟叶样品种类对应的待配比烟叶原料的近红外光谱;
S3、根据所述近红外特征模型与所述各个待配比烟叶原料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所述各个待配比烟叶原料的特征评价指数;
S4、根据所述各个待配比烟叶原料的特征评价指数,设定特征目标约束条件、数量约束条件和允差值,对所述待配比烟叶原料的配比比例进行优化计算。
其中,所述待配比烟叶原料的特征包括化学成分、部位特征、风格特征和感官质量。
其中,所述近红外特征模型为部位特征强度指数和风格特征指数强度的近红外模型,所述近红外定量模型为烟叶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近红外模型。
其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
通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所述近红外定量模型,通过应用基于主成分及Fisher准则的投影方法(PPF)建立所述近红外特征模型。
其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将每个待配比烟叶原料的特征评价指数矩阵标记为Qij,其中,i=1,2,…n,n为则待配比烟叶原料的种类,j=1,2,…k,k为每个待配比烟叶原料的特征评价指数个数;
S42、设定数量约束条件,对每个待配比烟叶原料分别设定最大比例值Maxi和最小比例值Mini;
S43、计算附加均值矢量:
S44、设定目标约束条件和允差值:
设第i个待配比烟叶原料的配方比例为xi,且其附加均值矢量的配方比例为最小,即xn+1的值为最小;
设第j个特征评价指数的配方目标值为Uj,允差值为νj;
S45,建立配方比例xi的求解方程:
minxf(x),f(x)=xn+1
Uj-vj≤Q1j·x1+…+Qij·xi+…+Qnj·xn+Qav(j )·xn+1≤Uj+vj
Mini≤x1…,xi…,xn,xn+1≤Max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7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脑靶向脂质材料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 下一篇:发泡性复合树脂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