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能表测量正负偏差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7339.9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王焕宁;吴晓昱;赵志华;吴锦铁;鲍学军;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能表 测量 正负 偏差 综合 评价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测量正负偏差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选取智能电能表的6个负载点,功率因子分别为1.0、1.0、1.0、0.5L、0.5L、0.5L;而负载电流则依据直接接入型电能表或经互感器接入型电能而有所不同;S2、利用公式得出智能电能表的加权平均值误差,其中e1、e2、e3、e4、e5、e6表示各负载点的相对示值误差;S3、将该加权平均值误差与预设的计量误差评价区进行对比,判断智能电能表的计量是属于正差、负差或零差。本发明充分反映电能表在实际应用中误差的综合计量性能,也为智能电能表生产、电力、能源监测带来准确有益的电能计量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式电能表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能表测量正负偏差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时间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缓解我国日趋尖锐的电力供需矛盾,调节负荷曲线,改善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全面实行峰、平、谷分时电价制度,“削峰填谷”,提高全国的用电效率,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国内部分省市的电力部门已开始逐步推出了多费率电能表,对用户的用电量分时计费,实行一户一表的居民用电区,实行峰谷电价,以提高电能利用率,提高居民的用电质量。
但电能表会由于负载电流的变化,当功率因数发生改变时,产生误差的变化。具体的,当负载电流在额定电流的5%~30%的情况下,误差就会沿正反方向产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当负载电流较小时,误差沿正方向产生变化;当负载电流和标定电流一致时,误差最小;当负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50%~100%时,误差不是很明显;当负载电流由额定电流的30%逐渐加到100%时,负载特性曲线则沿向正方向变化;当负载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就会产生较大负误差。此外,在功率因子为0.5时,相较于功率因子为1.0时,负载特性曲线的正值更大。
目前的电能表误差统计方法只计算当电能表的负载电流为额定电流,功率因子为0.5时的误差,无法充分反映电能表在实际应用中误差的综合计量性能。而对于以区域作为计算单位(如:一个居民小区内)的批量电能表的评价方法,目前更是还没有定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测量正负偏差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采用6个负载点的相对示值误差计算出智能电能表的加权平均值误差,更据此判断该智能电能表的计量是属于正差、负差或零差,从而实现对电能表在不同的使用电流下的计量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测量正负偏差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7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