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裸腹溞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7369.X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乃畅;姜石中;郑宇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乃畅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开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产 养殖 裸腹溞 生物 饵料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裸腹溞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苗种培育中,自然界发现的继轮虫之后的生物饵料有卤虫幼体、桡足类和枝角类(即裸腹溞)。卤虫幼体(由卤虫卵孵化而成)因资源日益稀缺,价格逐年飙升,且存在弧菌等病原性细菌污染;桡足类、枝角类虽以微藻为饵具有丰富的营养,但靠天然水域捞取受季节、气候等限制,来源很不稳定。所以依靠充足的微藻生物,结合益生菌类在室内高密度培养桡足类和枝角类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梦想。
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又称枝角类,属无脊椎动物,体长0.2-l.0mm,多数生长于淡水池塘、湖泊、江河中,是鱼类的重要食饵,故俗称“鱼虫”。裸腹溞的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是水产养殖苗种培养阶段的适口饵料。裸腹溞室内高密度培养,克服了野外自然生长环境杂菌污染、生长不稳定等缺陷,产品产能高、营养适口、洁净无污、使用方便,是卤虫幼体的优秀替代品,是未来水产养殖业最理想的生物开口饵料。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裸腹溞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其能培养出具有培养成本低、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无污染、使用方便的生物饵料。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裸腹溞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包括步骤:将自来水加入到育种池和培养池中,温度调节至25-30℃,并通入压缩空气,通气量以形成水体3-5cm/s的缓流为宜;将蛋白核小球藻浓缩液和EM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投入到饵料罐中,在25-30℃的温度下,通入压缩空气活化24-48h,形成裸腹溞的混合饵料;将混合饵料加入到育种池中,添加量为培养水体质量的1-5‰;将裸腹溞的种苗投入到育种池中,投入量为育种池水体质量的1-3‰,并向育种池中继续流加混合饵料;当育种池中的裸腹溞培养48-72h后,将培养液连同裸腹溞投放到培养池中,培养池温度保持25-30℃;当培养池中裸腹溞为培养水体质量的10‰以上时,将裸腹溞虫体与培养液从培养池的溢流口排出。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与卤虫幼体等传统饵料相比具有培养成本低、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无污染、使用方便等特点,是未来水产养殖业最理想的生物开口饵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裸腹溞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包括步骤:将自来水加入到育种池和培养池中,温度调节至25-30℃,并通入压缩空气,通气量以形成水体3-5cm/s的缓流为宜;将蛋白核小球藻浓缩液和EM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投入到饵料罐中,在25-30℃的温度下,通入压缩空气活化24-48h,形成裸腹溞的混合饵料;将混合饵料加入到育种池中,添加量为培养水体质量的1-5‰;将裸腹溞的种苗投入到育种池中,投入量为育种池水体质量的1-3‰,并向育种池中继续加入混合饵料;当育种池中的裸腹溞培养48-72h后,将培养液连同裸腹溞投放到培养池中,培养池温度保持25-30℃;当培养池中裸腹溞为培养水体质量的10‰以上时,将裸腹溞虫体与培养液从培养池的溢流口排出。
其中,EM菌液中包括枯草杆菌、光合细菌与裂殖壶菌。
其中,培养液的PH为6.5-8.0。
其中还包括步骤:
溢流口排出的裸腹溞虫体经80-100目的过滤筛;过滤出的裸腹溞经自来水浸洗后,装至塑料袋中,以1-2cm的厚度平放在冷冻盘中,然后急速冷冻,速冻温度控制在-30℃以下;冷冻好的裸腹溞虫体装箱存放,存放温度为零下15-20℃。
过滤得到的培养液经泡沫分离器净化处理后返回培养池循化使用。
培养器材与设施
培养器具:裸腹溞高密度培养使用育种池和大型培养池两种容器,育种池采用亚克力水缸,用于裸腹溞种苗的培养和放大,一般为1-2m3;培养池采用水泥池,用于产业化培养,容积为10-20m3。
培养水体:具体水位视裸腹溞种苗数量确定,先期可控制在容量的30-40%之间,之后逐渐添加到池深的80%。
培养饵料:利用蛋白核小球藻浓缩液和益生菌(含枯草菌、光合细菌、裂殖壶菌)的混合液作为裸腹溞的培养饵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乃畅,未经董乃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7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