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应急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7492.1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郁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赵碧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应急 保护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应急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强震发生时能及时将重要临时数据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与互联网应用相关的各类电子信息产品迅速普及,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的载体和工具,如服务单元、个人电脑等,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更为方便的信息交流,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现如今,信息数据的保护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服务单元,存储并运算大量的信息数据,尽管现在台式机、服务单元都会配有UPS,在意外情况下进行不断电保护,但是强烈震动发生时,也可能会因为电源线松动断裂而造成UPS供电中断使得重要临时数据永久丢失,因此,目前采用的保护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重要数据的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应急保护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比较检测的所述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A;当比较到检测的所述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达到预先设定值A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保存到安全存储区域中,其中所述安全存储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内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者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外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应急保护的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单元,配置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比较单元,配置来比较检测的所述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A;控制单元,当比较到检测的所述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达到预先设定值A时,配置来控制执行将所述电子设备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安全存储区域中,其中所述安全存储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内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者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外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应急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强震发生时及时将重要临时数据保存到内的HDD或SSD等存储区后关机,以防止之后可能的进一步震动或电源失效而造成重要数据的彻底丢失,以此方式在设备断电之前及时将重要临时数据转移到安全存储区,进一步确保了重要临时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应急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应急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应急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应急保护方法。图1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应急保护方法100的流程图。数据应急保护方法100可应用于电子设备。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等。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中,检测电子设备受外界震动的加速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电子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单元感测电子设备整体受到来自外界力量的冲击或震动的加速度。外界的冲击或震动可包括多种形式,例如电子设备从高处跌落受到的接触冲击,地震发生时的晃动冲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7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