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流体通过的自由陀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8113.0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3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贺鹏程;胡亮;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体 通过 自由 陀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给旋转的待供给机构供应流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陀螺效应增加了飞行稳定性,马格努斯效应可以用于提升飞行性能,这些在空天武器运用较多,但是人、其他生物不能适应这种高速旋转,但同时需要外界供给流体。另外为了考核一些流体机械在各种旋转状态下的工作状态,而将整个流体工作试验台置于旋转状态下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自由陀螺形式的流体流通机构。该自由陀螺联通机构可以保证内外结构处于独立的旋转状态,同时保证各部分的连通性。比如高速自旋飞行器中的人等需要长期对外进行流体交换,同时保证内部具有较稳定的方向指向性;另外,对于整体自由旋转飞行器流体流通设备可以运用该陀螺机构进行地面工作试验,除该陀螺仪外,无需其他辅助设备跟随运转,从而减少了其地面试验设备承载和节约了试验空间。
一种用于流体通过的自由陀螺结构,包括两个内外嵌套连接的内环和外环、支架通道一,支架通道二、通道一、通道二、支架通道三和支架通道四;内环和外环通过支架通道二和支架通道三连接,外环设有支架通道一和支架通道四,支架通道一和支架通道四保证外环可以在支架通道一和支架通道四所在的轴旋转,支架通道二和支架通道三保证内环可以在外环内部绕支架通道二和支架通道三所在的轴旋转;内环旋转包络线和外环不相交,内环上设有通道一和通道二,用于连接待供给机构;内环和外环上开设有供流体通过的管道,保证流体从外环的支架通道一进入后,通过支架通道二进入内环的管道,从内环的通道一流出,进入待供给机构。
流体从所述待供给机构流出并进入支架通道二,通过支架通道二进入内环的管道,从内环的通道二流出,进入外环的管道,随后通过支架通道四流出。
内环和外环存在缺口部分,在缺口部位安放电极或者磁钢,可以使该陀螺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支架通道的剖视图;
图3为支架通道侧视图;
图4为环剖面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局部缺口的环剖面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局部缺口环的自由陀螺机构示意图。
1为支架通道一,2为支架通道二、3为通道一、4为内环、5为外环、6为通道二、7为支架通道三,8为支架通道四,9为支架通道进口,10为支架通道出口,11为环进口A,12为环内通道A,13为环出口A,14为环出口B,15为环内通道B,16为环出口B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供给流体从支架通道一1的支架通道进口9进入,然后通过其支架通道出口10的孔道流出进入外环5,接着通过外环5上支架通道一1、支架通道二2之间的环进口A11、环内通道A12、环出口A13结构和支架通道二2 的支架通道进口9、支架通道出口10进入内环4,再由内环4上的环进口A11、环内通道A12、环出口A13结构进入通道一3,通道一3和通道二6联通支撑需要供给和排放流体的设备,流体进入通道二6,通过通道二6、支架通道三7之间环出口B14、环内通道B15和环出口B16结构流入外环5,接着通过外环5上的环出口B14、环内通道B15和环出口B16的结构,通过支架通道四8排出。
另外,也可以存在缺口部分,如图5-6所示,在缺口部位安放电极,或者磁钢,可以使该陀螺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日光灯
- 下一篇:信号线引出密封组件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