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试验池整体造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08371.9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春;高国瑜;徐剑;张承懿;林海蓓;徐东晖;何平;慎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试验 整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深水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模拟海洋水流环境的深水试验池整体造流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学科领域,缺乏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和成熟的设计规范,通过海洋深水试验池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深水环境,是人们当前获得海洋工程相关技术信息和数据的主要依赖手段。随着深海平台(例如SPAR、深水多功能半潜平台)技术成为海洋工程界的热点,海洋深水试验池的规模正朝着系统化、大型化、高精度、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海洋工程平台研究向深水领域不断拓展,海流作为一种重要载荷对平台的影响,必须得到充分认识和掌握。深水造流系统作为海洋深水试验池的主要系统,其造流效果直接决定了海洋深水池能否正确模拟深海海洋环境,进而开展海洋工程深水试验研究的能力。海洋深水试验池的服务对象是深海平台,设计目标是实现对海洋环境的模拟,在有限的水池空间内制造出翻滚的波涛、涌动的海流和迅疾的强风等海洋环境,其中水池造波和造流系统是海洋深水试验池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设计上的重点和难点,水流模拟的质量将提高能水池整体试验能力。
目前,国内水池造流系统主要有池内和池外两种循环形式,池内循环系统又有两种造流方式,一种是水泵将水流由水池一端推向另一端形成水流,这种造流方式水泵进水和出水都在水池内同侧完成,进出水流相互影响,水池内水流紊乱,不能形成稳定流场。另一种是在水池的假底下部设置造流水泵,使水流沿水池假底循环形成水流,这种造流方式的水泵进出水分别在水池二侧,能够在水池内形成一定的流场,由于水流进、出水口设在水池假底二端,且无法设置整流装置,因此水池内无法形成均匀的、完整的整体流。池外循环系统是水泵设在水池外,从水池一侧抽水,另一侧进水,在水池内形成整体水流,由于没有整流和消能设施,水流在水池内水流紊乱,不能形成稳定的流场。
申请号为201310666158.8公开了《一种深水造流的整流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压力穿孔墙结构,使水流沿水池宽度方向均匀进入水池,达到流速均匀的整流效果。但水流经过穿孔墙后,由于射流效应,各股水流相互作用,在水内形成大量漩涡,并随水流进入水池,造成水流紊乱,各层水流相互影响,无法保证水池内水流整体的稳定性,也无法模拟不同流场的梯度流,不能完全模拟出真实的海流。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模拟的海洋水池内的水流不能同时均匀、平稳流动,流向不稳定,无法在水池内形成稳定的、均匀的整体流,容易产生较大的紊流以及漩涡等扰动因素,无法模拟不同流场的梯度流,不能完全模拟出真实的海流环境,大大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深水试验池整体造流方法,采用若干层高度不等的水平流道分层和整流结构的体外循环造流方式,各分层造流相互独立,在不同深度模拟不同流速,保证水流在水池宽度方向整体均匀性和稳定性,在水池垂直断面上能够形成不同的梯度流,使水流能够平稳、均匀的进入水池,达到流速均匀的整流效果,极大的避免了紊流以及漩涡等扰动因素的产生,很好的模拟了海洋的实际水流,为我国海洋研究提供了一个能正确模拟海洋环境的试验模型。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深水试验池整体造流方法,包括造流水泵、深水池以及设有穿孔墙的进、出水廊道,进、出水廊道设置在深水池两侧且与深水池连通,造流水泵进、出口分别与进、出水廊道连接,其特点是深水池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上由隔板分割成若干层高度不等的水平流道分层,每一水平流道分层设有各自独立的造流水泵以及与其连接的进、出水廊道组成的分层造流系统;所述水平流道分层为两两对应设置在深水池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上,其层高以深水池的深度逐层递增;所述进水廊道的穿孔墙后设置由整流挡板、导流栅和整流网组成的进水整流段;所述整流挡板设置在穿孔墙出水侧的墙体上;所述整流网设置在进水廊道的出水端;所述导流栅设置在整流挡板和整流网之间的出水挑流段上。
所述造流水泵的进、出水口由方接圆连接段与进、出水廊道连接。
所述进、出水廊道的转弯段上设有导流片。
所述整流挡板为钢板焊接的格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各分层造流相互独立,在不同深度模拟不同流速,保证水流在水池宽度方向整体均匀性和稳定性,在水池垂直断面上能够形成不同的梯度流,使水流能够平稳、均匀的进入水池,达到流速均匀的整流效果,极大的避免了紊流以及漩涡等扰动因素的产生,而且结构简单,整流效果好,很好的模拟了海洋的实际水流,为我国海洋研究提供了一个能正确模拟海洋环境的试验模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