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禽畜粪便为基础的草莓用有机肥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8599.8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魏良华;徐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粪便 基础 草莓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禽畜粪便为基础的草莓用有机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当今在农业上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已不同程度出现土壤板结 ,自然肥力下降的现象 ,且随着雨水 的冲淋 ,流失的化肥污染了地下水 、地表水 ,使农业
生态环境恶化 ,农产品残毒 ,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生 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农业生产面临危机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后 ,重新认识到有机 肥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开始实施有机农业和 生态农业的措施 。“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只施有机肥 ,不施化肥 ,或者多施有机肥 ,少施化肥 ,以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 ,提高肥力 。“生态农业”强调 作物生产中以施有机肥为主 ,投入与产出达到平衡 , 不污染环境 。为使农业生产能持续不断地按照自然 法则进行 ,开发生产无化学有害物质污染的农产品已成为今后重要发展方向。有机肥的施用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 质是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基质 ,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 腐殖质 ,这种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从 而改善土壤的物化性能和生物性质 ,增强土壤的缓 冲性能 ,减少土壤对 N 、P 、K 的固定和土壤的流失 ,在动物养殖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动物排泄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如果将其有效转化为可以用农业施用的有机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草莓是江浙地区常见的种植水果,草莓的种植需要进行施肥,而肥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因此好的适于草莓种植的肥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以禽畜粪便为基础的草莓用有机肥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种以禽畜粪便为基础的草莓用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将牛粪打碎后送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在发酵池中加入养蚕废料、酒渣以及秸秆并加入EM菌种进行发酵;
(2)、待发酵4-6周后,加入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后继续发酵2-3周;
(3)、发酵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钾调节PH值,使其PH值控制在7-8之间;
(4)、将发酵好的肥料送入烘干设备中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降低到13%以下;
(5)、将混合肥料进行冷却,后进行粉碎,粉碎成60-80目的细度;
(6)、将混合好的肥料送入造粒机中,添加粘合剂造粒,冷却后进行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的质量比为3:2:1。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以牛粪为基础的草莓用机肥是牛粪经发酵处理后,添加化学肥料进行再一次的发酵,然后通过打碎烘干处理得到,对草莓具有很好的作用效果,经该肥料施肥后,能够提高草莓的VC含量以及草莓的甜度,同时通过该肥料室施肥后的草莓体积明显大于别的草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以禽畜粪便为基础的草莓用有机肥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制得的:
(1)、将牛粪打碎后送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在发酵池中加入养蚕废料、酒渣以及秸秆并加入EM菌种进行发酵;
(2)、待发酵4-6周后,加入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后继续发酵2-3周;
(3)、发酵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钾调节PH值,使其PH值控制在7-8之间;
(4)、将发酵好的肥料送入烘干设备中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降低到13%以下;
(5)、将混合肥料进行冷却,后进行粉碎,粉碎成60-80目的细度;
(6)、将混合好的肥料送入造粒机中,添加粘合剂造粒,冷却后进行包装。
上述的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的质量比为3:2:1。
本发明的以牛粪为基础的草莓用机肥是牛粪经发酵处理后,添加化学肥料进行再一次的发酵,然后通过打碎烘干处理得到,对草莓具有很好的作用效果,经该肥料施肥后,能够提高草莓的VC含量以及草莓的甜度,同时通过该肥料室施肥后的草莓体积明显大于别的草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