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锌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8810.6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矿 石英 浮选 分离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浮选分离方法,特别是一种水锌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
二、背景技术
氧化锌矿物的选矿,仍是当今国内外选矿领域中的难题之一,自上世纪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应用到生产中的成果较少。目前国内外氧化锌矿的回收主要采用硫胺法回收菱锌矿,即采用硫化钠先硫化,然后加胺类捕收剂进行浮选捕收,氧化锌矿的浮选回收率不高,特别是对水锌矿来说,硫胺法回收效果较差,必须加大量硫化钠对水锌矿进行硫化,然后再进行捕收;尽管如此,水锌矿的捕收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回收水锌矿的生产应用未见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锌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它能够回收水锌矿,获得较高的锌品位和回收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水锌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具体步骤和药剂制度如下:
(1)用硫酸调矿浆pH值为5~6,
(2)用水玻璃与直接绿作为石英矿物的抑制剂,
(3)用硫化钠及羟肟酸作水锌矿的活化剂,
(4)用十八胺醋酸钠作水锌矿的捕收剂,
(5)浮选过程中,将矿石磨矿至矿物单体解离后,首先用硫酸调整矿浆pH值为5~6,然后加入水玻璃与直接绿抑制石英矿物,再加硫化钠及羟肟酸活化水锌矿,最后加十八胺醋酸钠对水锌矿进行捕收得到锌精矿产品,
(6)药剂总用量为:
使用时,将所述药剂先配制成以下重量百分浓度:
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能够使水锌矿与石英矿物浮选分离,在给矿锌含量为8.97~12.67%条件下,获得锌含量为37.66~41.05%的锌精矿,回收率为74.55~81.60%。
2、本发明流程结构简单,药剂用量少。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锑矿物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的第一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1.矿物原料:
原矿中锌品位为8.97%、铁3.37%、硅35.31%,经物相分析表明:有用矿物锌主要以水锌矿为主,少量菱锌矿、硅酸锌及异极矿;脉石矿物以含硅矿物为主,少量钙镁矿物及褐铁矿。
2、浮选流程:1次粗选、3次扫选、3次精选。
3、药剂制度及操作条件:
使用时,将所述药剂先配制成以下重量百分浓度:
4、浮选指标
给矿锌含量为8.97%,锌回收率达到74.55%,精矿品位37.66%。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水锌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的第二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1.矿物原料:
原矿中锌品位为10.25%、铁5.60%、硅32.38%,经物相分析表明:有用矿物锌主要以水锌矿为主,少量菱锌矿、硅酸锌及异极矿;脉石矿物以含硅矿物为主,少量钙镁矿物及褐铁矿。
2、浮选流程:1次粗选、3次扫选、3次精选。
3、药剂制度及操作条件:
使用时,将所述药剂先配制成以下重量百分浓度:
4、浮选指标
给矿锌含量为10.25%,锌回收率达到78.61%,精矿品位38.97%。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锑矿物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方法的第三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1.矿物原料:
原矿中锌品位为12.67%、铁4.83%、硅37.04%,经物相分析表明:有用矿物锌主要以水锌矿为主,少量菱锌矿、硅酸锌及异极矿;脉石矿物以含硅矿物为主,少量钙镁矿物及褐铁矿。
2、浮选流程:1次粗选、3次扫选、3次精选。
3、药剂制度及操作条件:
使用时,将所述药剂先配制成以下重量百分浓度:
4、浮选指标
给矿锌含量为12.67%条件下,锌回收率达到81.60%,精矿品位4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