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0037.7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光;曲巍;李伟达;李娟;胡海燕;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4/00 | 分类号: | A61F4/00;A61F2/70;A61F3/00;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皮层 血红蛋白 信息 识别 运动 模式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四种运动模式,即上、下台阶和起、坐:所述上、下台阶运动又称为双腿非镜像周期运动;所述起、坐运动又称为双腿镜像对称运动;受试者在该四种运动模式下自主控制运动的起始与终止时间;
(2)将测试的脑皮层运动关联区域分为左侧前运动区、右侧前运动区、运动辅助区、前运动辅助区和主要运动区五个关联区域;
(3)应用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设备对受试者在四种运动模式下大脑皮层的各个运动关联区域的血红蛋白浓度进行记录;
(4)测试受试者在四种运动模式下大脑皮层各个运动关联区域内不同血红蛋白种类的浓度信息;
(5)受试者头戴测试头套,且测试头套与头部的脑皮层五个运动关联区域一一对应的放置好;
(6)受试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动作速度来掌握测试速度,首先做第一组任务:起、坐动作,受试者根据日常的起、坐习惯和速度来完成这一动作;并重复四次,每次动作的开始和终止均由受试者自主控制,实验操作者负责标记;
(7)受试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动作速度来掌握测试速度,然后做第二组任务:上、下台阶动作,受试者根据日常的起、坐习惯和速度来完成这一动作;并重复四次,每次动作的开始和终止均由受试者自己控制,实验操作者负责标记;
(8)基于所测试的血红蛋白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法来分析在不同的运动模式下大脑皮层各个运动关联区域内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变化速率统计差异;将0.5作为显著性水平,即显著性水平值的阈值;当显著性水平≤0.05时,表示统计差异有显著意义;当显著性水平≥0.5时,表示统计差别无显著意义;
(9)在步骤(8)的基础之上,分别分析各个大脑皮层运动关联区域之间含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的差异与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的差异;
(10)根据步骤(8)和(9)分析的差异情况对受试者的运动模式进行识别;
(11)在右侧前运动区:如果含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与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则认为是双腿非镜像周期重复运动;
如果含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与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之间没有统计差异,而且统计结果显著性水平≥0.5,则认为是双腿镜像对称运动;
(12)针对双腿非镜像周期重复运动趋势,在左侧前运动区:如果含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与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则判断为是‘下台阶’运动模式;
如果含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与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之间没有统计差异,且显著性水平≥0.5,则判断为‘上台阶’运动模式;
(13)针对双腿镜像对称运动趋势,如果各个运动区域的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则判断为‘坐下’运动模式;
若各个运动区域的脱氧血红蛋白变化速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且显著性水平≥0.5,则判断为‘起立’运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左侧前运动区和右侧前运动区主要参与运动控制和姿势调整的准备工作;运动辅助区主要参与运动行为计划以及双肢体协调任务控制;前运动辅助区主要参与运动行为计划;主要运动区主要负责给出运动控制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设备的型号为FOIRE-3000,其所测试的原始数据通过带通滤波保留0.02~0.06HZ之间的频率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设备有8对发射和接收端子,每对发射和接收端子之间的距离为3cm;且通过8对发射和接收端子对24通路信息进行测试;每一通路记录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的浓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设备采用分时发射接收的方法,其测试24通路信息时采样的周期为130ms;且其测试深度为大脑皮层下2~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皮层血红蛋白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台阶的阶梯为4阶,且台阶放置在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设备的一侧,受试者下台阶之后退回起始位置准备下一次重复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患者自我导尿的可拆卸式阴茎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假肢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