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衬底上厚膜硅材料残余应力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0516.9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华;王雷;张璐;周再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衬底 上厚膜硅 材料 残余 应力 测试 结构 | ||
1.一种绝缘衬底上厚膜硅材料残余应力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测试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相对型电热驱动单元(101);带测微游标的挠度测量单元(103);静电驱动的固支梁单元(102);
所述带测微游标的挠度测量单元(103)中的动齿(103-1)的下端和相对型电热驱动单元(101)中的水平宽梁(101-15)垂直连接,动齿(103-1)的轴线和相对型电热驱动单元(101)的中心线重叠;
所述静电驱动的固支梁单元(102)由固支梁和静电驱动电极组成,其中,固支梁由两个锚区即固支梁单元第一锚区(102-1)、固支梁单元第二锚区(102-3)和下水平细梁(102-2)连接而成;上水平短梁(102-5)和竖直短梁(102-4)以及下水平细梁(102-2)构成“工”字型结构,该“工”字型结构位于固支梁的中心;静电驱动电极由上锚区(102-7)和与之连接的电极(102-6)构成,“工”字型结构的中心线和静电驱动电极的中心线重合,并且,该中心线与动齿(103-1)的轴线、测试探针(103-4)的轴线也重合;其中,测量探针(103-4)下端和动齿(103-1)的上端连接,具有同一个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衬底上厚膜硅材料残余应力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型电热驱动单元(101)由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MEMS常规电热执行器相对称连接构成;左边的第一部分MEMS电热执行器由第一锚区(101-1)、第一细梁(101-2)、第一宽梁(101-3)、第一连接梁(101-4)、第一热膨胀细梁(101-5)、第二锚区(101-6)顺时针连接组成;右边的第二部分MEMS电热执行器由第三锚区(101-7)、第二细梁(101-8)、第二宽梁(101-9)、第二连接梁(101-10)、第二热膨胀细梁(101-11)、第四锚区(101-12)逆时针连接组成;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MEMS电热执行器的结构包括第一水平细梁(101-13)、第二水平细梁(101-17)、第一竖直细梁(101-14)、第二竖直细梁(101-16)、水平宽梁(101-15),其中,左边的第一水平细梁(101-13)左端连接到第一部分MEMS电热执行器的第一宽梁(101-3),右端和第一竖直细梁(101-14)连接;第二部分MEMS电热执行器的的第二水平细梁(101-17)右端连接到第二宽梁(101-9),左端和第二竖直细梁(101-16)连接,第一竖直细梁(101-14)、第二竖直细梁(101-16)的上端与水平宽梁(101-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衬底上厚膜硅材料残余应力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测微游标的挠度测量单元(103)由测微游标和测量探针(103-4)组成;其中,测微游标由竖直运动的动齿(103-1)、第一定齿(103-2)、第二定齿(103-3)组成;竖直运动的动齿(103-1)为一个左右两边均匀分布若干齿并且左右相对的齿一一对齐的结构,所有齿的宽度和齿的间距均相等,第一定齿(103-2)、第二定齿(103-3)则为固定不动的单边齿结构,所有齿的宽度都和 动齿(103-1)的齿相同,但齿间距比齿的宽度大1△,△是游标尺的分辨率,第一定齿(103-2)位于竖直运动的动齿(103-1)左边,齿边向右,第二定齿(103-3)位于竖直运动的动齿(103-1)右边,齿边向左;自下而上,动齿(103-1)的第一齿相对第一定齿(103-2)的第一齿偏下1△,由于定齿(103-1)的所有齿间距比齿的宽度大1△,因此,动齿(103-1)的第二齿相对第一定齿(103-1)的第二齿偏下2△,以此类推,动齿(103-1)第n个齿相对第一定齿(103-2)的第n个齿偏下n△;动齿(103-1)的齿相对第二定齿(103-3)的关系延续了左边关系,即当动齿(103-1)和第一定齿(103-2)最上端齿的偏差为m△时,动齿(103-1)的第一齿相对第二定齿(103-3)的第一齿偏下(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5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四圣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饲养獭兔的中药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