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金属基材具有高附着力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乳液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0640.5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2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俞成丙;陈赛赛;杨丹;伍芳芳;胡季华;林明玲;朱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18;C08F222/14;C08F230/02;C08F2/30;C08F2/24;C09D13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基材 具有 附着力 三层 结构 网络 乳液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金属基材具有高附着力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乳液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互穿网络(IPN)聚合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综合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它是由交联聚合物A 和交联聚合物B各自交联后所得的网络连续地相互穿插而成的,具有特殊的空间拓扑结构,其中至少一种聚合物是网状的,其它聚合物可以线型的形式存在。由于各聚合物网络之间互相交叉渗透、机械缠结,起着强迫互容和协同效应作用,为改善聚合物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由于热力学的不相容和物理缠绕的强迫相容这两种作用形成微相分离结构,通过适当调节微相分离的程度,就有一种性能良好的阻尼材料。
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LIPN)是一种高阻尼性能的的阻尼材料,可以基于粒子设计的理念,通过设计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来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场合对阻尼温度响应的要求。目前,研究者们报道了很多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的应用领域,但其在船舶应用场合的报道很少,因为适用于制备船用阻尼涂料的基料树脂不仅要求特定温度范围区间具有高的阻尼因子还要满足环保要求,此外由于其实际应用工况中是将阻尼涂料直接涂覆于经打磨的甲板上,因此又需要很强的附着力以及防锈能力。但是目前未见报道同时具备这些性能的优良乳液。例如专利CN 100560626公开了一种自交联互穿网络型聚合物防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防锈乳液的涂膜耐候性、耐水性、耐盐雾性问题,但是并未报道了其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又如专利CN 102731731 B中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氨酯/聚丙烯酸酯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先用传统方法合成部分封端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再将自制的含端羟基超支化聚氨酯,通过与异氰酸酯基反应,接枝到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上,得到超支化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加入三乙胺和部分乙烯基单体进行离子化,并在高速搅拌下,加水分散得到聚氨酯/ 乙烯基单体分散液;最后将上述分散液升温至65~80 ℃,开始滴加剩余乙烯基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继续保温反应2~6 小时,降温得到超支化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乳液,涂膜固化后的材料具有较优良的阻尼性能和耐热性能,但是未见报道其具备优良的防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对金属基材具有高附着力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乳液。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该乳液的合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金属基材具有高附着力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乳液,其特征在于该乳液具有三层核壳互穿网络结构,固含量为30~45%;所述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聚合物的核是由核层单体与交联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制备过程采用了新型乳化剂,所述的核层单体、交联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0.1~5:0.1~1.0,所述的核层单体由硬单体和软单体按50~70:30~50的质量比组成;所述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聚合物的中间层是由中间层单体和交联剂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所述的中间层单体、交联剂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0.1~5:0.1~1.0,所述的中间层单体由硬单体和软单体按35~55:45~65的质量比组成;所述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外层壳是外层壳单体、磷酸酯功能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所述的外层壳单体、磷酸酯功能单体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8:0.1~1.0,所述的外层壳单体由硬单体和软单体按20~40:60~80的质量比组成;所述的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或醋酸乙烯酯,所述的软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辛酯;所述的核层单体、中间层单体与外层壳单体的质量比为:20~40:30~50:20~50;所述的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二乙烯基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性乳化剂与离子型乳化剂按0.1~1:1的质量比复配而成,其用量为核层单体质量的1~8%。
上述的反应性乳化剂为:含烯丙基的特种醇醚硫酸盐或烯丙氧基丙基烷基醇聚醚型非离子乳化剂。
上述的离子型乳化剂为:十三碳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支链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或N-(1,2-二羧乙基)-N-十八烷基琥珀酸磺酸四钠盐。
上述的磷酸酯功能单体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亚硫酸氢纳或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一种制备上述的对金属基材具有高附着力的三层核壳结构互穿网络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