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损电缆补修浇注装置及浇注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0762.4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华;倪卓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损 电缆 补修 浇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修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破损电缆补修浇注装置及浇注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电力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缆有四芯、七芯、甚至十几芯更多,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天气的影响造成电缆与塔杆的摩擦,导致摩擦部位外防护层破损,易于漏电和短路;固定座受潮后容易产生氧化,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空气中的潮湿度和酸度较高,导致电缆损伤速度加快,且升、降压交迭出现,电缆容易老化和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破损电缆补修浇注装置及浇注使用方法,使用方便,提高了电缆的修补效率和电缆的修补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卷筒模具、密封块、混合腔,卷筒模具的两端设有密封块,卷筒模具的顶部设有混合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卷筒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的模具体包括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所述的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的中间设有模腔,模腔一端设有固定板,模腔的另一端设有推拉杆固定块,模腔的中间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上连接推拉杆,推拉杆穿过推拉杆固定块连接拉伸头,所述的滑块与固定板之间设有浇注槽孔,所述的浇注槽孔的上部连接浇注口,所述的浇注口连接混合腔。
上述的固定板上与模腔之间设有放气单元,所述的放气单元包括放气针、放气囊、抽吸管、固定杆,放气针连接放气囊,所述的放气囊连接抽吸管,放气针的上设有固定杆,所述的放气针上设有透气孔。
上述的推拉杆固定块上设有渗透圆孔。
一种破损电缆补修浇注装置的浇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预处理
卷筒模具1由不锈钢制成,上模具前,必须对模具的模腔均匀喷洒脱模剂,提前做好脱模预处理。在模具轴线方向正中和修补段两端锥形面上方由三个直径10mm的圆孔,以利于注胶时模具内空气全部排除;
B)配胶
(1) 根据电缆4接头直径以及选用模具情况,估计用胶量;
(2) 将胶液混合,在混合腔内部用比较干燥的螺丝刀沿罐壁匀速搅拌1~2分钟左右,使得胶液混合均匀;
C)浇注
(1) 将混好的胶液在3~5分钟内倒入浇注口1.7中,模腔1.2内充满胶料,通过手动拉动拉伸头1.10实现滑块1.4的慢慢滑动,使得胶液沿浇注槽孔1.6慢慢下渗,当推拉杆固定块1.5上的渗透圆孔1.11有胶液流出时,则停止注胶,在刚刚浇注后,如胶液液面下降时,应及时补充胶料;
(2) 浇注过程中,通过放气单元1.9将模腔1.2内的气体放出,放气针a的伸入腔膜1.2内,放气针a上的透气孔将模腔1.2内的气体排出,放出气体,确保模具浇注质量可靠;
(3) 如估算胶料有误,浇注后模腔1.2未满,可再配胶料继续浇注,直到充满为止;
D)脱模
脱模时要由表及里地进行,脱模后的修补段要进行整形,脱下的模具、漏斗可重复使用,应避免强烈弯曲、挤压;
E)电缆局部表层破损的处理:
浇注完成后,在脱模后的7~10分钟,通过锉子将电缆4表面的胶料打磨干净,提高电缆4表面的光洁度,提高电缆4的使用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提高了电缆的修补效率和电缆的修补效果,有效解决了电缆摩擦导致的外防护层破损,避免了电缆的漏电和短路,,减少电缆的氧化和受潮,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电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卷筒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放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卷筒模具1、密封块2、混合腔3、电缆4、模具体1.1、模腔1.2、固定板1.3、滑块1.4、推拉杆固定块1.5、浇注槽孔1.6、浇注口1.7、推拉杆1.8、放气单元1.9、拉伸头1.10、渗透圆孔1.11、放气针a、放气囊b、抽吸管c、固定杆d。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