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1142.2 | 申请日: | 2015-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3/10 | 分类号: | B01D63/10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43200 | 代理人: | 胡燕瑜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式膜 静态 混流隔网 | ||
1.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网条组成,隔网条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两端固定在带有卡槽的隔网条框架上;隔网条框架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每个隔网条由若干个隔网单元组成,隔网单元与隔网单元两两相互紧贴,隔网单元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由一块后置面板、三块挡板、两块侧板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前置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上角和右挡板右上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上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后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后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由一块前置面板、三块挡板、两块侧板组成,挡板垂直于进料流体方向,侧板平行于进料流体方向,其中挡板与侧板按照“左挡板、左侧板、后置挡板、右侧板、右挡板”顺序两两垂直,呈“几字型”组合,左挡板左下角和右挡板右下角开有四分之一圆孔,前置挡板下端中心位置开有二分之一圆孔,前置面板垂直于挡板和侧板,并紧连左右挡板与两块侧板底部,挡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及挡板与前置面板连接处均存在45°圆弧;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左侧板与下半部分左侧板紧密相连,隔网单元上半部分右侧板与下半部分右侧板紧密相连,并与隔网单元上半部分的前置挡板、隔网单元下半部分的后置挡板共同形成中心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所述隔网条框架的卡槽以相等的间隔固定隔网条,隔网条沿进料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式膜静态混流隔网,其特征是:所述挡板与侧板的高度和宽度均与前置面板、后置面板高度相等,前置挡板和后置挡板的长度均是左右挡板长度的两倍,侧板的长度A、侧板之间的间距B,前置面板和后置面板的宽度C、高度D、隔网单元的长度E、宽度F,圆孔直径G满足:A在0.5~1.5mm,B/A=3~6,C/A=1~4,D/A=1~2,E=2B+2D,F=A+2C,G/A=0.5~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11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