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1538.7 | 申请日: | 2015-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五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杨氏恒泰钢管扣件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0 | 分类号: | C21D1/6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丝 提取物 淬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处理生产中淬火介质直接影响零件淬火后的性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常用的淬火介质主要有水、水溶液、油等,其中淬火油对环境污染大,且淬火时易引起火灾,安全性、环保性难以达到要求。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其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冷却过程中工件易产生“软点”,且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由于冷却太快,易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部分水性淬火剂通过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碱,这样在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能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从而破坏蒸汽膜、炸碎工件表面的氧化皮,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然而此类淬火剂的腐蚀性较大,并且影响生产环境的清洁。新型淬火剂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安全环保、低成本高质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既改善淬火剂的冷却性能,防止开裂、软点,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废蚕丝提取物6-10,单宁酸0.1-0.2,海藻酸0.1-0.2,羧甲基壳聚糖0.3-0.5,木糖醇0.3-0.5,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0.5-1,乙酸钠0.5-1,碳酸氢钠0.5-1,三聚磷酸钠1-2,苯甲酸钠0.1-0.2,水80-100;
其中废蚕丝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废蚕丝4-6,柠檬酸2-4,三乙醇胺1-2,十二烷基葡糖苷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5-1,氯化钙1-2,氯化钾0.5-1,水10-15;
废蚕丝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废蚕丝清洗后加入三乙醇胺0-10℃处理10-15h,研磨0.5-1h后加入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钾和水80-90℃、300-600r/min搅拌2-4h,再将温度调至50-60℃,加入十二烷基葡糖苷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00-800r/min搅拌2-4h,冷却后过滤,即得。
一种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原料,先将单宁酸、海藻酸、羧甲基壳聚糖和水共同加入反应釜中60-80℃、400-600r/min搅拌0.5-1h,然后加入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乙酸钠、碳酸氢钠和三聚磷酸钠800-1000r/min搅拌10-15min,最后加入苯甲酸钠80-90℃、400-600r/min搅拌20-30min;
(2)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废蚕丝提取物和木糖醇,先40-60℃、800-1000r/min搅拌10-15min,再于同样温度下200-400r/min搅拌1-2h,冷却后静置8-12h,过滤后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本发明以废蚕丝提取物为原料制得淬火剂,原材料来源广泛且天然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环境相容性好,能有效改善产品的冷却性能,淬火均匀性好,避免淬火后工件的开裂、变形等问题,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符合环保减排的产业政策。
2. 有效消除烟雾和火灾隐患,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限定实施例如下:
一种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由下列重量(kg)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
废蚕丝提取物8,单宁酸0.15,海藻酸0.15,羧甲基壳聚糖0.4,木糖醇0.4,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0.8,乙酸钠0.8,碳酸氢钠0.8,三聚磷酸钠1.5,苯甲酸钠0.15,水90;
其中,废蚕丝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废蚕丝5,柠檬酸3,三乙醇胺1.5,十二烷基葡糖苷1.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8,氯化钙1.5,氯化钾0.8,水12;
废蚕丝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废蚕丝清洗后加入三乙醇胺4℃处理10h,研磨0.5h后加入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钾和水90℃、400r/min搅拌3h,再将温度调至60℃,加入十二烷基葡糖苷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800r/min搅拌3h,冷却后过滤,即得。
废蚕丝提取物淬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杨氏恒泰钢管扣件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杨氏恒泰钢管扣件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1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南方稀土矿浸矿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钢渣中钒的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