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2780.6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6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豆中坤;向贤明;张涛;蒲天发;张晶;张春光;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13/00;G03B3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404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 模组 校正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眼3D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裸眼3D模组是生产裸眼3D显示屏的关键部件。如图1示出了裸眼3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裸眼3D模组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TFT玻璃、驱动集成电路IC与印刷电路板、2D/3D切换开关及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生产成型的裸眼3D模组中还包括背光源。
裸眼3D模组的生产过程中,3D效果检测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当前对裸眼3D模组进行3D效果检测的方式主要包括:在模组上观察红绿分光效果图的好坏,好的裸眼3D模组观察时红绿能达到满屏的90%以上。在生产中确认裸眼3D模组红绿分光效果的方法为面板校正。目前裸眼3D模组的生产都是在手动化生产线上完成的且现有的生产流程中模组的面板校正往往是整个生产流程的最后一步,全程都是人工手动操作且如果在校正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处理起来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在返修的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的物料报废,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生产流程。
由此看出,现有的裸眼3D模组校正方法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及方法,以提高裸眼3D模组3D效果校正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包括:背光源、投影幕布、摄像头及图像接收装置;
所述背光源与待校正裸眼3D模组配合,用于将所述待校正裸眼3D模组中播放的红绿分光合成图投射于所述投影幕布上;
所述投影幕布,用于显示所述待校正裸眼3D模组投射的图像;
所述摄像头,用于抓取所述投影幕布上显示的所述图像;
所述图像接收装置,用于将所述摄像头抓取的所述图像与预设的红绿分光图进行对比。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透明玻璃板;
所述透明玻璃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待校正裸眼3D模组之间。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待校正裸眼3D模组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大小可调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及所述透明玻璃板均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上。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滑动导轨;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滑动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部件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滑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裸眼3D模组校正方法,包括:
将待校正裸眼3D模组中播放的红绿分光合成图投射于所述投影幕布上;
抓取所述投影幕布上显示的图像;
将抓取的所述图像与预设的红绿分光图进行对比。
优选地,所述抓取所述投影幕布上显示的图像,包括:按照既定的频率抓取所述投影幕布上显示的图像。
优选地,所述将抓取的所述图像与预设的红绿分光图进行对比,包括:
将抓取的所述图像依据排序算法按照清晰度由弱到强的方式排序;
根据排序的结果,将清晰度最强的图像与预设的红绿分光图进行对比;
根据对比的结果确定待校正裸眼3D模组是否合格。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能够自动对生产过程中的3D模组的3D效果进行校正,提高裸眼3D模组校正的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裸眼3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裸眼3D模组校正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裸眼3D模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裸眼3D模组校正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2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