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紫砂器上绘制珐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4483.5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艾华强;周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华强;周春霞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1 江西省景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砂 绘制 珐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紫砂器上绘制珐琅的方法,属于紫砂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清康熙年间,由国外进贡的珐琅彩小碗,深得康熙帝青睐。便萌发在本国的陶器形体上尝试,当时接受此钦差的有紫砂、陶瓷、铜器等器物。而最早尝试的器物则是紫砂。但因紫砂是亚光体,外观无光泽,颜色较深且气孔多,装饰后很难达到装饰表现效果,没有观赏性,最终被瓷器珐琅所代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紫砂外观无釉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紫砂器上绘制珐琅的方法,能够应用在瓷上绘制的特色语言,让画面光泽、鲜丽、富有表现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紫砂器上绘制珐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紫砂器;
配制第一瓷膏;
将所述第一瓷膏填到所述紫砂器的至少一部分上;
将填过所述第一瓷膏的紫砂器进行第一煅烧;
提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瓷膏的第二瓷膏,并将所述第二瓷膏填到第一煅烧后的紫砂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
将填过所述第二瓷膏的紫砂器进行第二煅烧;
在所述第二煅烧后的紫砂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绘制所需画面;
用珐琅彩料颜色对所述画面进行点彩;
将进行过点彩的紫砂器进行第三煅烧;
提供一种让画面光鲜亮丽的化合物,并将所述化合物填到第三煅烧后的紫砂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
将填过所述化合物的紫砂器进行第四煅烧,以烧成成品。
优选地,填到所述紫砂器的所述第一瓷膏的细度在300目以上,亮度在75%以上。
优选地,填到所述紫砂器的所述第一瓷膏的厚度为0.1-0.15毫米。
优选地,填到所述紫砂器的所述第一瓷膏和所述第二瓷膏的总厚度为2毫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煅烧、第二煅烧、第三煅烧和第四煅烧的最高温度依次升高1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煅烧、第二煅烧、第三煅烧和第四煅烧的起始温度为750℃。
优选地,所述第一煅烧的最高温度为780-800℃。
优选地,所述第二瓷膏为玻璃白。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为玻璃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紫砂器,所述紫砂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使用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绘制有珐琅。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彻底改变了紫砂无光泽,亚光体的这一特性。
在保持紫砂原有透气性能好优势的同时,珐琅彩的色泽亮丽和富有手质感、立体感的效果,从而丰富了紫砂壶的观赏性和收藏性。
紫砂壶上画珐琅改变了传统中的陶是陶,瓷是瓷的观念。极大地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语言的魅力。
紫砂画珐琅的成功,让失传几百年的皇室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紫砂画珐琅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紫砂壶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紫砂壶为例,具体说明其制造方法。
如图1所述,先将紫砂壶将湿布轻洗一遍,稍凉。
配制好乳白瓷膏薄薄填上一层,进行高温(780-800℃)煅烧。
再用别的瓷膏(可选玻璃白)再其上填一遍,进行第二次煅烧,该次煅烧的温度比第一次高10℃。
绘制所需画面。
用珐琅彩料颜色进行点彩。
高温炉烤烧,该次烤烧比前次煅烧的温度再高10-15℃。
再次填上玻璃白,让画面光鲜亮丽。
进行高温煅烧烧成成品,该次烤烧比前次煅烧的温度再高10-15℃。最终获得的紫砂壶成品如图2-5所示。
优选地,填到所述紫砂壶的所述乳白瓷膏为本领域所通用的乳白瓷膏,其细度在300目以上,亮度在75%以上。
优选地,填到所述紫砂器的所述乳白瓷膏的厚度为0.01到1.50毫米,优选为0.10-0.15毫米。
优选地,填到所述紫砂器的所述乳白瓷膏和所述别的瓷膏的总厚度为2毫米。
优选地,所述各次煅烧、烤烧的最高温度依次升高10-15℃。
优选地,所述各次煅烧、烤烧的起始温度为750℃。
优选地,煅烧的最高温度为780-800℃。
优选地,所述别的瓷膏除使用玻璃白之外,还可使用本领域可选的其他任意适用的瓷膏。
优选地,为了让画面光鲜亮丽,除了是用上述的玻璃白之外,还可使用本领域可选的其他任意适用的化合物。
紫砂画珐琅由于工艺难度大,需经几次高温煅烧,从而增加了技术难度和制作成品,风险性很大。本发明与普通紫砂相比,无论是观赏性还是收藏性都优于没有加彩的紫砂器物。正可谓,紫砂画珐琅锦上添花出异彩,取壶泡茶水茗香入口沁心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华强;周春霞,未经艾华强;周春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4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