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的酸浸离子交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14753.2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凡广生;李俊峰;张兵兵;孙学习;柳少军;史利涛;王亚峰;李翼然;于丹丹;刘松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州大学;漯河兴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C01G23/053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45004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催化剂 综合利用 离子交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的方法,尤其是废弃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的酸浸离子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结构中,主要以煤炭能源为主,燃烧煤炭就会产生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N2O等,不仅会形成酸雨,还能导致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NOx造成空气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控制排放的法规也在日趋完善。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被认为是最好的烟气脱硝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可达90%),且技术较为成熟,无二次污染,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SCR法常用的是高温催化剂,其以TiO2为载体,主要成分为V2O5-WO3(MoO3)等金属氧化物,这些成分占催化剂总量的90%以上,其余的微量组分根据锅炉燃用的具体煤种添加。
SCR脱硝催化剂通常采用“2+1”的安装方式,即先安装2层催化剂,约3年后再加装第3层,3年后更换第1层催化剂,此后每2年更换一层催化剂。根据SCR催化剂3年左右的使用寿命来推算,到2015年将有至少27万m3的废弃催化剂产生。
大量失效的废催化剂如何处理、处置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倘若对这些废催化剂不加处置而随意堆置的话,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增加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催化剂在使用过程当中所吸附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以及自身所含有的一些金属元素会由于各种作用而进入到自然环境,特别是水体,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第三方面,废催化剂丢弃,其中所含有的各种有价金属资源未能得到回收利用,会造成有效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开展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既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益,还可以解决相应的一系列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废弃的脱硝催化剂中回收钒组分,采用酸浸离子交换法将废弃脱硝催化剂中的五氧化二钒先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分离,进而进行提纯,而将分离出五氧化二钒后的物料用于代替钛铁矿作为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原料,实现废弃脱硝催化剂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粉碎:将废弃脱硝催化剂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15-0.30mm;
(2)酸浸还原:向步骤(1)所得粉碎后的废弃脱硝催化剂加入酸液和还原剂,加热至沸并持续2小时,酸液与废弃脱硝催化剂质量比为2.0-4.0,废弃脱硝催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为200-350,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
(3)氧化:向步骤(2)得到的滤液a中加入氧化剂,废弃脱硝催化剂与氧化剂质量比为50-250,然后加入酸液调整溶液pH为3-4,加热煮沸至溶液转变为黄色,然后将溶液冷却至15-35℃;
(4)富集除杂: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通过时溶液流速控制在0.03-0.09mL/min·mL,然后用NaOH+NaCl溶液作为淋洗剂淋洗离子交换柱得到淋洗液,淋洗剂中NaOH含量为30-60g/L,NaCl含量为15-30g/L,淋洗时流速控制在0.1-0.2mL/min·mL;
(5)沉钒:加入酸液调节淋洗液pH为7-9,然后加热至70-90℃,加入过量氯化铵反应1-2小时,过滤得到偏钒酸铵;
(6)脱氨:将步骤(5)得到的偏钒酸铵在450-550℃条件下煅烧1-2小时,得到五氧化二钒。
所述步骤(2)、(3)及(5)中的酸液为硫酸溶液或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来自于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硫酸,质量分数为40%-50%,盐酸溶液来自于氯化法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盐酸,质量分数为17%-23%。
所述步骤(2)中的还原剂为Na2SO3、K2SO3、NaHSO3或KHSO3。
所述步骤(2)中的滤渣b用于代替钛铁矿作为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原料。
所述步骤(3)中的氧化剂为KClO3或NaClO3。
所述步骤(4)中的离子交换柱中装填物质为717离子交换树脂或901离子交换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州大学;漯河兴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州大学;漯河兴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4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三氧化钼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弃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的高温活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