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处理的煤炭燃前脱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4916.7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夏浩;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处理 煤炭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处理的煤炭燃前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脱硫工艺中,脱硫剂与烟尘混合后,在反应塔中自行反应,经过处理后,净化后的烟气经过反应塔的上端排出。在反应过程中,脱硫剂与烟尘混合后,仅依靠脱硫剂与烟尘中硫元素的反应来消耗二氧化硫。但是,由于在燃中对烟尘进行脱硫,煤炭燃烧的品质差,且容易造成污染,脱硫工艺复杂。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处理的煤炭燃前脱硫系统,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处理的煤炭燃前脱硫系统,包括磁选机、微波发射器、反应管道以及回收装置,所述的磁选机与反应管道的输入端连接,微波发生器设置在反应管道的上端,回收装置设置在回收管道的下端;
所述的磁选机对利用周期性脉动高梯度磁选对高硫煤进行分选;所述的微波发射器,其对煤炭进行微波处理,增加煤炭中黄铁矿磁性;所述的反应管道将脱硫剂与煤炭混合进行脱硫;所述的回收装置,将脱硫后的矿物质进行收集。
进一步地,所述的磁选机包括排矿管、给矿管、线圈、上轭板、下轭板和分选环;所述的线圈设置在排矿管和给矿管的两侧,所述的分选环设置在上轭板和下轭板的侧部,磁体是由上、下轭板,长、短轭脚及线圈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圈用14×14×3.5mm方形空心铜导线绕制,用环氧云母玻璃丝带和环氧玻璃丝带分层1/2绕叠作为导线的匝间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选环,其用不导磁不锈钢板经冷弯、焊接和机加工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管道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负压风机,在反应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负压风机,所述的反应管道为水平的直管道,在输入端与输出端处设置倾斜的管道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管道中设置有相间排列的百叶窗,所述的百叶窗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其上设置有塑胶网,塑胶网中间为孔洞。
进一步地,反应管道的底盖为可开合的,反应管道的上盖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管道的上盖连接在反应管道的上端开口,在上盖的上端连接有微波发生器,每一微波发生器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磁控管和输出器,上述元件依次连接,输出器输出微波,所述的变压器提供适当的电压;所述整流器82产生直流电;所述磁控管产生微波,通过与其相连接的输出器输出。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反应管道的底盖的下端还设置有聚液机构,其为相间排列的弯板,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其中,所述的第一折弯部的长度长于第二折弯部的长度;所述的第一折弯部的折弯角度小于第二折弯部的折弯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槽,回收槽的下端为倾斜的聚渣槽,在聚渣槽的最低处连接有回收管,硫化后的矿物质混合物,经过回收槽、聚渣槽进入回收管中进行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脱硫系统,能够实现流水化脱硫,先后经过磁选、微波、脱硫和回收,大大提高了脱硫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波处理的煤炭燃前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微波发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负压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管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微波处理的煤炭燃前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包括磁选机、微波发射器20、反应管道43以及回收装置,所述的磁选机与反应管道43的输入端连接,微波发生器20设置在反应管道43的上端,回收装置设置在回收管道的下端。
所述的磁选机对利用周期性脉动高梯度磁选对高硫煤进行分选;所述的微波发射器20,其对煤炭进行微波处理,增加煤炭中黄铁矿磁性;所述的反应管道43将脱硫剂与煤炭混合进行脱硫;所述的回收装置,将脱硫后的矿物质进行收集。
本发明煤炭燃前脱硫系统的脱硫过程为:
步骤a,将煤炭研磨经分离器分离后,制成适合燃烧的煤粉,直径在2-3mm之间;
步骤b,对煤炭中的矿物进行磁性分析和高梯度分选磁场中受力分析,利用周期性脉动高梯度磁选对高硫煤进行分选;并且,微波煤炭进行处理,增加煤炭中黄铁矿磁性;
采用的微波频率为20-25GHZ;磁通密度为1.8-1.85T,入料力度为-68~-72目,脉冲次数为189-198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4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