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膜分离油水乳化的纳滤膜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5363.7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方亦舟;丁玉庭;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10 | 分类号: | B01D61/10;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分离 油水 乳化 滤膜 预处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滤膜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对油类物质进行有机溶剂纳滤膜分离处理的纳滤膜预处理方法。该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油和纳滤膜中残留的水发生油水乳化的问题。
(二)背景技术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分离的方法,是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进行分离和纯化。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可以实现分子级过滤的优点,更有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保、石油、水处理、化工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特别是有机溶剂纳滤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实现分子分离的技术而得到极大关注。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纳滤膜截留分子量的选择从而分离分子量相近的分子。
目前,有机溶剂纳滤技术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对油类物质进行有机溶剂纳滤处理时会遇到油水乳化的问题,油与纳滤膜装置中残留的水发生油水乳化,产生乳化层,会造成过膜压力不稳以及膜损坏的问题。
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则是用与生产所需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反复冲洗,但此举不仅导致成本增高,也费时费力。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滤膜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对油类物质进行有机溶剂纳滤膜分离处理的纳滤膜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膜分离油水乳化的纳滤膜预处理方法,所述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去离子水清洗:先用去离子水清洗1~2次,所述清洗方法为:首先排空纳滤膜装置中的储存液,加入去离子水,在0.1~1kg/cm2/min的脉冲频率下,纳滤膜装置的过膜压力从低压升至高压,在高压状态维持10~30分钟后,再以0.1~1kg/cm2/min的脉冲频率从高压状态降至低压状态,在低压状态维持1~10分钟,以此为一个周期,循环运转10~30分钟;所述低压状态为1~3kg/cm2,高压状态为4~8kg/cm2;
(2)复配试剂清洗:然后用复配试剂清洗,重复1~2次,所述清洗方法为:先排空纳滤膜装置中的去离子水,然后加入复配试剂,在0.1~1kg/cm2/min的脉冲频率下,纳滤膜装置的过膜压力从低压升至高压,在高压状态维持10~30分钟后,再以0.1~1kg/cm2/min的脉冲频率从高压状态降至低压状态,在低压状态维持1~10分钟,以此为一个周期,循环运转20~40分钟;所述低压状态为1~5kg/cm2,高压状态为5~10kg/cm2;所述复配试剂选自乙醇、氯仿、甲醇、四氯甲烷、去离子水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
(3)与应用所述纳滤膜生产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清洗:最后用与生产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清洗,所述清洗方法为:先排空纳滤膜装置中的复配试剂,加入与生产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在0.1~2kg/cm2/min的脉冲频率下,纳滤膜装置的过膜压力从低压升至高压,在高压状态维持10~30分钟后,再以0.1~2kg/cm2/min的脉冲频率从高压状态降至低压状态,在低压状态维持1~10分钟,以此为一个周期,循环运转10~30分钟;所述低压状态为1~10kg/cm2,高压状态为15~25kg/cm2。
本发明所述的纳滤膜预处理方法,步骤(2)中,优选所述的复配试剂为乙醇、甲醇和去离子水体积比85:5:10的复配溶液。
步骤(3)中,应用所述纳滤膜生产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是指:在食品、环保、石油、水处理、化工等领域的具体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机溶剂,根据具体生产过程中不同油类物质的需要所选取。本发明在步骤(1)、(2)的清洗基础上,步骤(3)采用与生产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对纳滤膜进行最后的清洗,与现有纳滤膜的预处理方法——用与生产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反复冲洗相比,降低了成本,简单高效。
本发明所述纳滤膜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油类物质和纳滤膜中残留的水发生油水乳化的问题。
(四)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