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5476.7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7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原;韩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16H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系统 异构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装置 映射关系 标准数据模型 映射关系模型 目标元数据 标准统一 数据交换 无缝对接 有机集成 高效率 可复用 元数据 重复 映射 契约 转化 制定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医疗系统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医疗系统的异构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二医疗系统与第一医疗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确定所述异构数据与所述第一医疗系统中标准数据模型中的元数据的目标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将所述异构数据转化为与所述异构数据相映射的目标元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不同的医疗系统在进行有机集成时,可以实现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地修改代码,重复地制定契约,从而实现数据交换的标准统一、高效率和高可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是一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会计电算化而诞生的一个行业,诞生之初,相关信息系统仅处理挂号、预交金、收费、结算、药品物资的进销存管理等与财务有关的医疗机构业务,业务单一,数据处理、分析相对简单,能够满足当时的财务管理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医疗卫生信息化开始向医生护士等临床工作者的需求发展,陆续诞生了诸多的面向医学专业的信息系统,例如医护工作站、检验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合理用药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提供医嘱处理、医嘱执行、电子病历书写、病历质控、检验过程电子化、放射影像电子化、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电子化、与医疗设备的数据交互电子化等功能,实现患者全程病历电子化、临床病历无纸化等方便患者、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过程差错率的重大社会效果。
由于专业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上,医疗机构在选择这些专业信息系统并将这些专业信息系统安装在医疗机构的整体信息化环境中时,需要将这些专业信息系统与原有在用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机的集成,通过系统间数据的交换和汇总,达到院内整体业务流程的贯通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这些信息系统的价值,为医疗机构的整体信息化做出最大的贡献。
但目前,这些专业信息系统与原有在用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机的集成,进行数据交换时,双方需要预先制定详细的契约,然后双方依照此契约做代码实现,虽然能够达到目的,但是存在很多缺陷,主要列举如下:
1.效率低下:每个系统都会针对多个外系统或多个服务,来制定不同的契约和代码实现,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周期性很长。
2.复用性差:当契约双方的任何一方变化时,都会给对方带来代码的修改,代码实现复用率很差。
3.标准不统一:双方交换的数据标准不统一,需各自提供数据标准的转换和验证。
因此,如何使不同的医疗系统在进行有机集成时,可以实现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地修改代码,重复地制定契约,从而实现数据交换的标准统一、高效率和高可复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不同的医疗系统在进行有机集成时,可以实现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地修改代码,重复地制定契约,从而实现数据交换的标准统一、高效率和高可复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多个医疗系统中的数据,所述多个医疗系统包括第一医疗系统和第二医疗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医疗系统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医疗系统的异构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二医疗系统与所述第一医疗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确定所述异构数据与所述第一医疗系统中标准数据模型中的元数据的目标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将所述异构数据转化为与所述异构数据相映射的目标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