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富硒大米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5756.8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大全;朱精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大全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大米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富硒大米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72%的土地都缺硒,有十亿人群需要补硒。但世界硒都也在中国——湖北恩施。硒在地壳中,仅亿万分之一,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无,分布不均匀。而且含量也很低稀。在我国的长寿老人及长寿村中,相当部份都是由于他们所处地质含硒,所以植物当然就含硒,但含硒量相对较低。况且缺硒严重的地区,各种怪病、疾病爆发率增多,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再加上社会环境、空气污染、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目前,国家各科委已经重视,要求补硒工程要像补碘一样发展,大力推广富硒产品及高硒产品,而市场上的富硒大米含硒量极为低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富硒大米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富硒大米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平田块:播种前,将准备施硒的田块整平,斜度保证小于20度,否则要影响硒在田块中的均匀率;
(2)观察记录:在施硒前,随时观察秧苗生长情况,作好记录,田里的水位线不超过7cm;
(3)虫害防治、施肥:施硒前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及施肥,水位保持3~4cm深度;
(4)施硒:在水稻抽穗前15天施硒,以每立方米用10重量份的硒原粉,再加入水中,随水灌入田里,并保证水不泄漏、流失;
(5)控制水位:谷粒成熟前,若田中的水不到3~4cm的深度时,需要加灌,当气温达到35℃时,需略增加水位2cm;
(6)收获:谷粒饱满成熟时,田里少水或无水最佳,使稻谷颗粒饱满,含硒量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让稻谷生长吸收硒,能使人体免疫力提高,减少疾病发生,增强人体抗病体质;同时增强稻谷生长期的抗病率,提高产量,比不培育硒的水稻平均亩产高100~200公斤稻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一种生物富硒大米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平田块:播种前,将准备施硒的田块整平,斜度保证小于20度,否则要影响硒在田块中的均匀率;
(2)观察记录:在施硒前,随时观察秧苗生长情况,作好记录,田里的水位线不超过7cm;
(3)虫害防治、施肥:施硒前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及施肥,水位保持3~4cm深度;
(4)施硒:在水稻抽穗前15天施硒,以每立方米用10重量份的硒原粉,再加入水中,随水灌入田里,并保证水不泄漏、流失;
(5)控制水位:谷粒成熟前,若田中的水不到3~4cm的深度时,需要加灌,当气温达到35℃时,需略增加水位2cm;
(6)收获:谷粒饱满成熟时,田里少水或无水最佳,使稻谷颗粒饱满,含硒量高。
步骤(4)硒施后,控制水位70天后收获最佳,这样收获的富硒大米质量好、口感香。
进食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的富硒大米150克,就能补充378微克硒元素。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长期(三年或三年以上)在田块、土块里施硒,其土壤能保持五年的含硒成分,对农业科技是一大迈进。
本发明方法培育后的稻杆、稻壳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稻杆晒干后切细加工可饲喂牲口,做牛、马的牧料含硒,牲口长期饲喂此类牧料,它的肉体就含硒,成为富硒肉品。稻壳通过精细加工后,可饲喂猪、羊、家禽家畜,它们的长期饲用,也是富硒肉体,且生蛋也是富硒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大全,未经罗大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园防干旱方法
- 下一篇:铁路桥梁承台中顶层钢筋网片的定位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