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散热防爆裂安全复合型刹车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5782.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3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利;吴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黑金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F16D65/8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散热 爆裂 安全 复合型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鼓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快速散热防爆裂安全复合型刹车鼓。
背景技术
传统机动车刹车系统包括刹车鼓、刹车蹄、制动机构等,行驶的汽车需要刹车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脚踏板,制动机构推动刹车蹄,使刹车蹄与刹车鼓产生制动摩擦力,刹住汽车车轮,实现汽车制动。
刹车蹄与刹车鼓产生制动摩擦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然而,目前的刹车鼓结构未能使热量及时散去或排出,导致刹车鼓刹车性能下降,并容易出现爆裂,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散热防爆裂安全复合型刹车鼓,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刹车鼓的结构未能使热量及时散去或排出导致容易爆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散热防爆裂安全复合型刹车鼓,包括有刹车鼓壳,刹车鼓壳内具有内腔,该刹车鼓壳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连接部和安装部,主体部的外环壁面上间隔向外凸设有多个加强筋,每个加强筋均轴向延伸,每个加强筋均具有一挡风面,该挡风面与主体部之外环壁面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孔,该进风孔连通内腔,且连接部上开设出风孔,该出风孔连通外界和内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刹车鼓壳为钢材质,主体部的内环壁面上周缘排布有多个刹车片,相邻两刹车片之间形成有缝隙,前述进风孔连通缝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刹车片为生铁或碳纤维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刹车片通过胶粘或螺钉与主体部的内环壁面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钉穿过刹车片与刹车鼓壳螺合连接固定,该刹车片上设置有固定孔,对应地该刹车鼓壳上设置有螺孔,该螺钉穿过固定孔而与螺孔螺合连接,螺钉的头部完全嵌于固定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刹车片的外表面均为抛光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刹车片的形状大小相同,且每一刹车片均为弧形片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孔为斜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孔处设置有滤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孔远离进风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主体部的外环壁上设置有加强筋,并配合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加强筋一方面可对本产品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增大产品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同时还可起到阻风作用,使得空气形成气流进入内腔,利用气流将内腔内的热量从出风孔带出,从而实现将热量及时散去或排出,保证刹车鼓的刹车性能,防止刹车鼓出现爆裂现象,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也杜绝了安全隐患。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轴向截面图;
图2是图1中A-A位置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刹车鼓壳 11、主体部
12、连接部 13、安装部
14、加强筋 141、挡风面
15、滤网 101、内腔
102、进风孔103、出风孔
104、螺孔20、刹车片
201、缝隙202、固定孔
203、抛光面30、螺钉
31、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刹车鼓壳10。
该刹车鼓壳10内具有内腔101,该刹车鼓壳10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11、连接部12和安装部13,该主体部11的外环壁面上间隔向外凸设有多个加强筋14,每个加强筋14均轴向延伸,加强筋14沿刹车鼓壳10的转动方向倾斜设置,以达到更好的风阻效果,每个加强筋14均具有一挡风面141,该挡风面141与主体部11之外环壁面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孔102,该进风孔102连通内腔101,该进风孔102为斜孔,以便于风进入内腔101中,且,该进风孔102处设置有滤网15,以避免灰尘等杂质随风进入内腔101中;以及,该连接部12上开设出风孔103,该出风孔103连通外界和内腔101之间,该出风孔103远离进风孔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黑金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黑金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