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钢球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6257.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代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建民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 ||
①A踏板 ②B踏板 ③钢球 ④凹型露空坡道 ⑤杠杆支点⑥5斤的配重 ⑦单向门 ⑧软链接 ⑨软链接与杠杆动力臂的连接立柱 ⑩单向门经过的路线
以上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可通用本专利所有图片,运动钢球透视图图1图2内的→符号是指钢球运动的方向,水平线及虚线部分只是一个提示,不是实物。
①A踏板:A踏板是杠杆配重臂的延伸,从下坡道的凹型露空坡道进入,可以上下灵活的运动,上升与上坡道持平,下降与下坡道持平。A踏板的角度和下坡道的角度一样,或稍大于下坡道角度,这样便于钢球随A踏板下落到下坡道口时,钢球顺利脱离A踏板下滑,驶入下坡道。
②B踏板:B踏板是杠杆动力臂的延伸,从下坡道的凹型露空坡道进入,可以上下灵活的运动,上升与上坡道持平,下降与下坡道持平。当钢球通过软链接,踏上B踏板时,B踏板上的凹型露空轨道的宽度略小于软链接的轨道,并成圆形状,使钢球在B踏板上,上升时具有稳定性。
③钢球:两个同样大的钢球,直径10厘米,重量10斤。
④凹型露空坡道:上坡道落差为1厘米,下坡道落差为2厘米,坡道宽度,可以让10厘米的钢球顺利通过就行。A踏板处高度10厘米,B踏板处高度13厘米,坡道为凹型露空状。
⑤杠杆支点:杠杆是位于坡道下面的装置,支点固定在铁板支架上,杠杆长度为1米,动力臂55厘米,配重臂45厘米,杠杆的A、B踏板到位时与下坡道持平,杠杆立柱从下坡道的凹型露空轨道进入,杠杆设有5斤配重,杠杆必须完成配重端下降10厘米,另一端上升13厘米的任务,因钢球直径为10厘米,上下坡道总落差为3厘米,所以杠杆必须配重端下降10厘米,另一端上升13厘米,才能保证两个钢球正常运转(如图1图2所示)。
⑥5斤的配重:杠杆的阻力臂设5斤配重。
⑦单向门:单向门是位于上坡道入口处的一个设置,如图1所示,由两片组成,向上抬起时,与坡道壁持平,保证10厘米的宽度,以便钢球上升通过,下落时用作钢球的轨道,斜度稍微大于上坡道,以便于钢球的滑行起动,中间的缝隙与坡道凹型轨道同 宽,当钢球直径部分穿过单向门以后,单向门会自动下落,用作钢球的轨道。
⑧软链接:
⑨软链接与杠杆动力臂的连接立柱
⑩单向门经过的路线
杠杆与配重一力的计算:
已知钢球10斤,阻力臂长45厘米,动力臂长55厘米,阻力臂配重5斤,得出:阻力×阻力臂÷动力臂=动力
(10+5)×45÷55=12.27,
上坡道钢球下落A踏板敲动B踏板处10斤钢球到上坡道,没有问题,还有2.27斤剩余力量。软链接和单向门的重量不能大于2.27斤,因动力臂的剩余力量是2.27斤。
杠杆的幅度:上坡道与A踏板的结合处可以调整杠杆的幅度,如:钢球10厘米直径、A踏板下落10厘米,试想当钢球踏上A踏板下落,没有10厘米的距离,钢球是不会脱离A踏板的,因为有上坡道的限制,如让A踏板下落12厘米,可在上坡道与A踏板结合处,上坡道坡底的下面加2厘米的铁条就可以了,这样A踏板不下落12厘米,钢球就出不来,相互制约的道理,当然下坡道与上坡道的距离也得随之增加。
时间差:上坡道落差为1厘米,下坡道落差为2厘米,这样的设计是便于B踏板处钢球永远先于A踏板钢球到达踏板,等待A踏板处钢球的敲动才能保证运动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运动钢球透视图A图
图2为运动钢球透视图B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建民;,未经代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6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