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设备和方法和运行应用包的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6313.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8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权;赵炳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刘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重新 签名 设备 方法 运行 终端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月1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4-000402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对应用包(application package)重新签名(re-sign)的设备和方法,以及用于运行应用包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最近,各种应用,诸如游戏应用、财务相关的应用、地图相关的应用、以及其他类似的应用,根据用户需要被安装在正在被许多人使用的便携式终端中。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下载在应用市场,例如,Google Play Store(谷歌娱乐商店)或App Store(应用商店),注册的应用包来安装。应用包可以被安装在便携式终端的特定文件夹中,并且响应于用户请求来执行。在所述市场注册的应用和/或应用包可以由开发者签名和注册。
应用包可以利用由应用开发者所拥有的私有密钥来签名。当应用包被签名时,与私有密钥相对应的签名(signature)和/或签名密钥被生成。在这种情况下,当应用市场系统转换应用包时,现有的签名密钥可能失效。因此,存在一些情况,即使应用包的开发者利用与通过转换形成的应用包的签名密钥一样的私有密钥来对应用包签名也很难察觉开发者信息,因为难以识别通过转换形成的应用包的签名密钥。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限制:在诸如更新情况的许多情况下不容易共享数据。
以上信息被作为背景信息来提供,仅仅是为了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关于以上任何信息是否可以作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来应用,尚未作出确定,并且不作出声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设备和方法,以及用于运行应用包的设备,其提供了这样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可以创建与从已创建的应用的私有密钥形成的签名密钥相对应的转换密钥,并且利用该转换密钥来对应用包重新签名。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包括签名密钥的应用包;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与签名密钥相对应的转换密钥来对应用包重新签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通信单元接收包括签名密钥的应用包;以及由控制单元利用与签名密钥相对应的转换密钥来对应用包重新签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执行应用包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终端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利用转换密钥签名的应用包,所述转换密钥是基于签名密钥创建的;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应用包存储在存储单元的安全区域中;以及终端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安装和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的安全区域中的应用包。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其被配置为存储第一应用包;转换器,其被配置为将第一应用包转换为第二应用包;以及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从第一应用包提取签名密钥;基于签名密钥生成私有密钥;以及利用生成的私有密钥对第二应用包签名。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的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系统的框图;
图4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密钥存储单元的密钥表的结构;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应用包重新签名的方法的流程图。
贯穿附图,应该理解的是,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描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列参考附图的描述以有助于对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定义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本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有助于理解但是仅应当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能够对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与精神。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可以略去对公知功能与结构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6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