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原浆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6936.8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6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东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56;C12G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浆 食品处理机 发酵 后发酵 纳豆 制作 控制程序 过程无需人工 电机上置式 电机下置式 控制电路板 操作过程 发酵步骤 制作过程 侧置式 发酵菌 可食用 无杂菌 食料 杂菌 粘丝 电机 保留 污染 安全 | ||
一种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原浆制作方法。食品处理机包括电机上置式、电机下置式和电机侧置式三种;所述的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的控制电路板上带有发酵原浆制作控制程序。本发明提供的发酵原浆制作方法是利用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本身固有的功能将食料、水和可食用发酵菌通过发酵步骤制成发酵原浆,由于上述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能自然灭杂菌,所以无杂菌污染。另外,由于纳豆本身带有的粘丝在制作纳豆原浆过程中,被完全搅拌混合在纳豆原浆中,保留了纳豆的全部营养,且外观及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合国内普通消费者,并且操作过程简捷、方便、高效、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原浆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纳豆、各种酒(包括米酒、果酒、白酒等等)、酸奶都是食料经过特定可食用发酵菌(分别是纳豆芽孢杆菌、特定酒曲、乳酸菌)发酵制作而成。
发酵的条件是:合适的食料加相应的发酵剂或菌种;再有一个合适的湿度;合适的温度(15~55℃);合适的时间(3~120小时)、以及有氧或无氧的环境(其中纳豆为有氧发酵,酒、酸奶是无氧发酵),就可以发酵。
它们的特点及传统的制作方法是:
纳豆是一种日本传统的保健食品,传统上是由大豆经纳豆菌发酵而制成。随着技术进步,现代微生物学研究证明,纳豆菌适应范围广,活力旺盛,繁殖力强,形成优势种群快,生命周期长,并且几乎可以在任何含有蛋白质、糖等营养的食材上繁殖生长(当然,因豆类蛋白质含量较高,故在豆类食材上繁殖生长较好)。其繁殖能力是普通微生物的10倍,又极易存活,遇不良环境可形成芽孢,产生高强度的保护作用,并且耐酸碱和110℃高温。环境适宜时芽孢可迅速活化并蓬勃繁殖,形成优势菌群。
纳豆具有防止骨质疏松症、溶栓、预防高血压、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抗氧化、延缓衰老、防治肥胖症、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肠胃、改善女性更年期、预防飞蚊症、解酒、抗菌等多种功效。
纳豆菌全称纳豆芽孢杆菌,是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亚种,生长温度最高为45~55℃,最低为5~20℃,适宜温度25~40℃。纳豆芽孢杆菌的芽孢能耐110℃,在100℃下杀菌40分钟芽孢仍能生存。纳豆激酶是纳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它最高耐热温度为70℃。
纳豆菌在40℃生长最快,但35~37℃时候产酶最多。在40℃温度下保温24小时,纳豆菌生长快,适合调理肠胃。在35~37℃温度下保温40小时,纳豆激酶生长多,适合溶栓。另外,纳豆菌有多个菌种,不同的菌种其适宜的发酵温度、时间略有差异。
纳豆生理活性物质在2~7天内逐渐失活,纳豆菌活性越来越弱,功效逐渐降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纳豆因为保存期过长而失去大部分功效,且价格过高。500克新鲜纳豆网络销售价格约50~75元,实体店销售的价格还要更高。如家庭自己制作500克鲜纳豆仅需250克干黄豆约2元,纳豆菌0.5元,水电0.5元,总计成本仅约3元。由于纳豆的溶栓等保健作用是需要长期每天食用才能体现(每人每天食用50~100克),因此一年下来,购买新鲜纳豆需要2000~4000元/人。而家庭自制等量纳豆每年仅需100~200元/人,由此可见价格相差约十几倍以上,非常悬殊。如果是中老年人为了保健常年吃纳豆,那么每十年购买新鲜纳豆的费用就要几万元以上,而自制纳豆只需要十几分之一的费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东,未经王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6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