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7405.0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燕逵;胡静;邓兰红;徐晓;郑彦;陈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可视化 实验 内部 气泡 方法 | ||
1.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拓模:取需模拟的含大气泡原岩岩样,将软化后的蜡块镶入原岩岩样所含大气泡的内部,待蜡块完全凝固后取出;
2)放置蜡块:将步骤1)制得的蜡块固定在制备岩样所用模具内部,蜡块的放置位置与原岩岩样中的大气泡位置相同;
3)称取K39树脂放入容器中:根据所需制作的原岩岩样的大小称取所需质量的K39树脂;
4)制备复合硬化剂:向硬化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胺制成复合硬化剂,硬化剂与异佛尔酮二胺的质量比按照需模拟的劈裂岩样强度设定;
5)向步骤3)称取好的K39树脂中加入促进剂,K39树脂与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0:0.6~1.0,添加后缓慢搅拌至混合均匀制得K胶;
6)向步骤5)制得的K胶中加入步骤4)中制得的复合硬化剂,K胶与复合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2~1.6,添加后缓慢搅拌至混合均匀;
7)向装有步骤6)制得的混合均匀的K胶的容器中倒入35℃~45℃的热水,均匀缓慢搅拌至K胶变得澄清;
8)继续均匀缓慢搅拌,均匀缓慢搅拌的同时向步骤7)制得的混合均匀的K胶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后制成K39树脂混合液,混合均匀的K胶与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00:0.4~0.6;
9)将步骤8)制得好的K39树脂混合液沿模具壁缓慢倒入步骤2)得到的放置有蜡块的模具中,静置1~2h,待树脂完全凝固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制得的含有蜡块的岩样;
10)取出步骤9)制得的岩样内的蜡块,即制得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K39树脂与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0:0.8,缓慢搅拌的时间为15~3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K胶与复合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4,缓慢搅拌的时间为15~3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向装有步骤6)制得的混合均匀的K胶的容器中倒入40℃的热水,均匀缓慢搅拌至K胶变得澄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容器内热水的体积为容器体积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混合均匀的K胶与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00: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取出步骤9)制得的模拟岩样内的蜡块的方法为:
步骤一:在步骤2)中,将步骤1)制得的蜡块用细针固定在制备岩样所用模具内部,蜡块的放置位置与原岩岩样中的大气泡位置相同,细针的针头刺入蜡块内部,细针的针尾在模具外应至少保留1cm的长度;
步骤二:步骤10)中,对步骤9)制得的含有蜡块的岩样的蜡块处进行局部加热,蜡块受热后融化成液体,将固定蜡块的岩样上的细针缓慢拔出使岩样内留下细微通道,通过注射器从该通道将融化的蜡完全吸出,即制得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岩样可视化实验中内部含大气泡岩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用硬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步骤5)所用促进剂为二甲基苯胺,步骤8)所用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甘油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74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线虫分离提取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织细胞自动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