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8283.7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河;王磊;李嘉馨;刘小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52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变 弹性体 转子 供电 减震器 | ||
1.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它包括集成的发电模块、能源模块和减震模块;其中,
所述发电模块为采用以滚珠丝杠组件为主动件的双转子发电装置,滚珠丝杠组件利用减震模块在车辆的车轮受到路面激励时产生的上下运动驱动双转子转动发电,并将电能送入能源模块储存;
所述能源模块设有电池和控制器,电池与发电模块连接,控制器则与车辆控制终端连接;
所述减震模块为磁流体弹性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塞及活塞杆,活塞杆与滚珠丝杠组件连接;在活塞的上下方分别设有磁流体弹性组件,磁流体弹性组件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池在所述控制器控制下向指定磁流体弹性组件供电,通过磁流体弹性组件的弹性模量变化控制阻尼力大小,吸收活塞杆运动完成减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发电机缸筒,发电机定子铁芯与发电机缸筒固连,发电机定子铁芯缠绕发电机定子线圈,发电机定子线圈引出导线连接到能源模块的电池;
发电机定子铁芯的内侧与外侧设有内、外转子;
内、外转子分别与各自配合的一个超越离合器外环连接;
两超越离合器内环则与滚珠丝杠组件连接;
滚珠丝杆组件上下运动,通过两超越离合器分别驱动内、外转子转动发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内转子包括内转子磁轭,它通过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发电机定子铁芯内壁,并由相应的轴承端盖定位,内转子磁轭下端则与超越离合器I外环连接;
在内转子磁轭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固连有多个内转子磁铁;
所述外转子包括外转子磁轭,它上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发电机定子铁芯外壁,并由相应的轴承端盖定位,外转子磁轭下端则与超越离合器II外环连接;
在外转子磁轭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固连有多个外转子磁铁;
所述发电机定子铁芯内壁与轴承端盖间设有调整间隙用调整垫片Ⅱ;所述外转子磁轭与轴承端盖间设有调整间隙用调整垫片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包括丝杠与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上下端分别与超越离合器I、超越离合器II内环连接;
所述滚珠丝杠副为一丝杠通过滚珠与螺母轴线方向相对运动;高速插管为滚珠丝杠副中连接运动滚珠首尾的回路管;螺钉Ⅳ将压板和螺母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两超越离合器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环和内环,以及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弹簧和滚柱,内环顺时针运动时,滚柱滚入窄端,使内环和外环卡紧,带动外环运动;内环逆时针运动时,滚柱滚入宽端,内环和外环脱开,内环空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能源模块包括一个能源仓,它与发电模块连接,在能源仓内设有电池和控制器,能源仓底部与减震模块间设有隔磁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减震模块包括减震缸筒,减震缸筒上端与能源模块连接,下端设有减震缸端盖;双出杆式活塞杆贯穿减震缸筒,活塞则安装在双出杆式活塞杆上;
以活塞为界,在活塞上部和下部的减震缸筒内安装有两套结构相同的磁流体弹性组件,每套磁流体弹性组件以活塞为起点,均包括缓冲气囊、导磁板、MRE、铁芯及铁芯上缠绕的线圈,线圈与所述电池连接,铁芯则与减震缸筒固连;在缓冲气囊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车辆控制终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MRE通过螺钉与铁芯连接,MRE和螺钉之间有一定间隙;所述缓冲气囊包括上橡胶板和下橡胶板,两者间固连皮囊,皮囊与各橡胶板间通过卷边与开口密封配合;在皮囊上设有充气口以及压力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减震缸端盖上设有导向孔和防尘圈槽,防尘圈槽内设有防尘圈;减震缸端盖与双出杆式活塞杆采用H8/f8间隙配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双出杆式活塞杆接触面进行淬火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82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摆式吸振器
- 下一篇:阻尼器与配置阻尼器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