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18531.8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阮应君;李岩学;刘青荣;王淑霞;吴家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143 | 分类号: | F02C7/143;F02C6/18;F25B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燃气轮机 烟气 余热 驱动 喷射 制冷 冷却系统 | ||
1.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11)、空气冷却器(8)、烟气回热室(14)、排烟管(7)、燃烧室(12)及燃气透平(13),所述的空气冷却器(8)的出口通过进气管(9)与压气机(11)的入口连接,所述的压气机(11)的出口与烟气回热室(14)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的烟气回热室(14)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燃烧室(12)及燃气透平(13)相连接,并经过燃气透平(13)由管道返回连接至烟气回热室(14)的第二入口,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的烟气回热室(14)的第二出口通过管道与排烟管(7)的入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冷却系统包括设有高压液态制冷剂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喷射器(2)、蒸发器(4)及冷凝器(3),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设有高温烟气进气口、制冷剂入口及蒸汽出口,所述的高温烟气进气口与排烟管(7)的出口连接,所述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喷射器(2)、冷凝器(3)连接,所述的冷凝器(3)通过支路单元分别与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的制冷剂入口及蒸发器(4)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射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还设有低温烟气出气口,该低温烟气出气口直接与大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路单元包括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的冷凝器(3)通过第一支路与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的制冷剂入口连接,并且所述的冷凝器(3)通过第二支路与蒸发器(4)的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路上设有水泵(5),所述的第二支路上设有节流阀(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器(2)设有引射气体入口,该引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与蒸发器(4)的出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的蒸发器(4)直接与空气冷却器(8)接触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时,微型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经排烟管(7)进入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此时,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中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高温烟气加热后,形成高温制冷剂蒸汽,该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管道进入喷射器(2),并在喷射器(2)内进行降速扩压,产生负压区,引射蒸发器(4)内不断产生低压制冷剂蒸汽,实现制冷,两股蒸汽混合后进行减速升压,直至压力达到环境温度下的冷凝压力,再进入冷凝器(3)中与大气换热冷凝,形成液态制冷剂,该液态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支路由水泵(5)升压返回至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1),另一部分经第二支路由节流阀(6)降压进入蒸发器(4),并在蒸发器(4)中蒸发制冷,形成气态制冷剂,再依次经过蒸发器(4)的出口、引射气体入口返回至喷射器(2)中,即完成整个进气冷却循环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85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