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草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18940.8 申请日: 2015-01-15
公开(公告)号: CN104544439B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发明(设计)人: 王飞;豆康宁;罗海澜;王琼波;李超敏;曾维丽;赵丽芳;蔡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2/84;A23L2/52;A23L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62002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甘草 发酵 饮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指一种甘草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Glycyrrhiza),又名乌拉尔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豆科。甘草中的生理活性成分主要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亦甘草酸盐,甘草次酸等)、黄酮类化合物(甘草黄碱酮、异甘草黄酮、甘草素等)及甘草多糖类化合物三大类成分。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规定,甘草,甘草酸和甘草抗氧化物均为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甘草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资源。在保健食品资源中,甘草被确认为具有清咽润喉功能。

但是甘草在食品行业应用较少,是因为甘草具有特殊的甘草腥味。甘草提取液,无论是从气味上,还是口感滋味上,都具有甘草腥味,很多人视为不愉快气味和味道,如果将甘草提取液直接应用到饮料中,饮料的感官品质较差。目前,在用甘草制作的饮料专利及其它文献中,存在这些缺陷:一是没有去除甘草气味和口感滋味中的腥味,直接制作饮料,如专利:“甘草茶的制备方法(CN101690535A)”;二是虽然去除了甘草气味中的腥味,但是没有去除甘草口感滋味中的腥味,然后直接制作饮料,如专利:“甘草保健饮料(CN101797039A)”。而本发明旨在开发出一种无论在气味上,还是口感滋味上都无甘草腥味,并且在风味上具有愉悦感的甘草饮料。该饮料不仅具有清咽润喉功能,在感官品质上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草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该甘草饮料制备方法以甘草为主要原料,经过包含发酵工序的食品加工工艺制备成既具有清咽润喉保健功能,同时气味具有酒香味、口感滋味具有酸甜味、风味愉悦、无甘草腥味的一种饮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以下步骤来实现:

(1)烘烤:将甘草片放置在烘箱中烘烤,烘烤温度为80-110℃,烘烤到产生甘草腥味为止,并冷却;

(2)提取:将烘烤后的甘草片与纯净水按照1:20-1:30(g:mL)的比例放到具有负压蒸煮的提取装置中,蒸煮压力为0.5-0.8个标准大气压,蒸煮时间为2-3h,蒸煮后除去甘草片得甘草提取液,蒸煮提取两次,然后合并提取液;

该步骤的负压蒸煮,可以去除甘草气味中的甘草腥味,但是甘草液的口感滋味仍然存在甘草腥味,这在后续步骤中除去;

(3)发酵:将甘草液倒入发酵罐中灭菌,再添加3-5%白砂糖、1-2%的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5-30℃,时间为2-3h,甘草发酵液出现酒香味则停止发酵,然后灭菌;

该步骤的发酵主要是使甘草液的气味具有酒香味,同时甘草液的口感滋味得到改善,甘草腥味被去除;

(4)离心:将发酵的甘草液以5000-10000r/min的转速离心,除去杂质,得澄清的甘草液;

(5)调配:将甘草液稀释至甘草甜素含量范围为0.05-0.15%,在稀释后的甘草液中,添加1-2%的β-环状糊精,慢速搅拌0.5-1h,再添加0.5-1%的苹果酸,搅拌1-3min;

该步骤添加的β-环状糊精和苹果酸,使甘草液口感滋味呈酸甜味,掩盖了甘草液中所剩少量的甘草腥味;

(6)均质:用140-150kg/cm2的均质机将调配后的甘草液进行均质,使溶液体系更加均匀稳定;

(7)灌装:将甘草液加热至85-90℃,用易拉罐热灌装,即时封盖;

(8)杀菌:将甘草饮料灌在85-90℃的水浴中保温30-35min,杀菌后冷却至20-30℃;

(9)检验:按照植物提取饮料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合格为成品,即得甘草饮料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甘草饮料主要成分是甘草提取物,仅添加β-环状糊精和苹果酸两种调味剂,无其他原辅料;甘草饮料气味具有酒香味、口感滋味具有酸甜味,风味愉悦,无甘草腥味;同时该甘草饮料具有清咽润喉保健功能。因此,该甘草饮料是可以普及的大众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草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烘烤:将甘草片放置在烘箱中烘烤,烘烤温度为102℃,烘烤时间为50min,开始产生甘草腥味,停止烘烤,取出后冷却至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8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