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子母机控制的机制、母机、子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9083.3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驰通数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7 | 分类号: | H04N21/4367;H04N21/4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母机 控制 机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子母机控制的机制、母机、子机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字电视或网络电视等类似领域中,将属于同一个订户的终端接收机分为子母机的需求越来越普遍,举例的,在一个拥有多个数字电视终端或网络电视终端的家庭中,有一个供家长使用的母机,和多个供小孩/老人使用的子机;或者在配置有数字电视或网络电视接收设备的酒店、酒吧、茶楼和医院等具有多房间的场所,也存在类似的需求,即一个终端为母机,各个房间的终端为子机。采用前述子母机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母机与子机的分别计费,为具备多个终端的订户节省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母机对子机的收视行为进行控制,比如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母机控制小孩在特定时段收看特定内容的电视节目,或者在酒店,店家可以通过母机控制客户在不同消费等级收看对应的电视节目。
目前实现子母机控制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母机与子机之间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智能卡交互实现母机对子机的控制,但是需要用户执行繁琐的操作步骤(需先在母机终端启动子机控制,然后将母机智能卡拔出,并插入子机智能卡,再然后将子机智能卡插入子机终端,对子机本地参数进行更新,从而完成子母机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虽然相对安全,但是操作过程复杂,而且需要反复插拔智能卡,容易对智能卡和终端的读卡器造成一定的损伤。二种是通过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局域网实现母机对子机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保证机制的话,则会很容易被黑客或“贪心”用户利用,在不交钱或少交钱的情况下,即可收看运营商提供的收费节目,或者实现其他非法的目的。例如,通过虚假母机给特定终端发送子机授权包,让该终端非法获取节目观看授权,损害运营商的合法权益,又或者让该终端失去节目观看授权,损害合法客户的利益。三种是通过接入网运营商前端来完成的中转通信方式(在前端完成通信加密)实现母机对子机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虽然安全方便,但是增加了接入网系统的网络负担,并且需要配置额外的加密服务器,增加了运营商的成本。
针对上述目前子母机控制方式的局限性,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实现子母机控制的机制及相应设备,不但可在母机与子机之间实现直接通信控制,独立性强,而且还要具有安全性高、简单实用的特点,利于子母机终端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目前子母机控制方式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子母机控制的机制、母机、子机及系统,无需借助第三方服务,即可实现母机对子机的直接控制,独立性强,并且在控制数据交互过程中采用双重加密和解密,具有安全性高、简单实用的特点,利于子母机终端的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子母机控制的机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母机端,生成控制数据和保护密钥,使用保护密钥对控制数据加密,生成加密控制数据,同时根据对应的子机序列号生成子机根密钥,使用子机根密钥对保护密钥加密,生成加密保护密钥,将加密控制数据和加密保护密钥拼装在数据包中,然后将数据包发送给子机;在子机端,接收所述数据包,获取加密控制数据和加密保护密钥,先使用与本地子机序列号对应的子机根密钥对加密保护密钥解密,获取保护密钥,再使用保护密钥对加密控制数据解密,获取控制数据,最后处理控制数据。
具体的,所述根据对应的子机序列号生成子机根密钥的步骤还包括:读取母机本地预先存储的子机序列号,运行密钥生成算法,生成子机根密钥。
具体的,所述控制数据包含子机控制参数和母机序列号。
具体的,所述将加密控制数据和加密保护密钥拼装在数据包中的步骤还包括:将协议包头也拼装在数据包中,所述协议包头包含第一长度信息和第二长度信息;第一长度信息指示加密控制数据的数据长度,第二长度信息指示加密保护密钥的数据长度。
具体的,所述处理控制数据的步骤包括:在控制数据中获取子机控制参数和母机序列号后,若母机序列号与子机本地预先存储的母机序列号匹配,则根据子机控制参数更新子机本地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驰通数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驰通数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9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多媒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