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9811.0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饶大庆;朱俊;罗明蓉;李娟;雍志华;穆万军;邹旭敏;王维果;刘石丹;程艳;梁雅庭;张林;唐涛;何原;梁小冲;于白茹;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性 观察 光热 转换 装置 | ||
1.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与普通钨丝灯相同点在于,有一个透明的外壳(2),电极引出外壳(2)、在外壳(2)外侧连接到一个可调节电源(1),可调节电源(1)的电压能够调节,其特征是:外壳(2)内为真空,外壳内有两块平行的长方体钨金属薄板,两块薄板分别称为上薄板(3)和下薄板(6),上薄板(3)和下薄板(6)相互平行、其中心连线垂直于上薄板(3)和下薄板(6),上薄板(3)的长宽厚分别与下薄板(6)的长宽厚相等,薄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一个电极、另一端连接另外一个电极,两个电极在外壳(2)的外侧连接到一个电压能够调节的可调节电源(1),上薄板(3)和下薄板(6)在电学上处于并联状态;在外壳内部,在上薄板(3)和下薄板(6)的中间,有中间钨金属体(5),中间钨金属体(5)为一块细钨金属薄板,细钨金属薄板、上薄板(3)和下薄板(6)相互平行,细钨金属薄板、上薄板(3)和下薄板(6)的对称中心共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个平面各自对称中心形成的直线垂直于三个平面;中间钨金属体(5)通过绝热材料(7)形成的支杆将中间钨金属体(5)固定在外壳(2)的内壁,即绝热材料(7)支杆的一端固定点位于中间钨金属体(5)的一个侧边上,另一端固定点(4)位于外壳(2)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中间钨金属体(5)为细钨金属丝形成的细棒,细棒的轴线平行于上薄板(3),细棒的对称中心、上薄板(3)对称中心和下薄板(6)的对称中心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外壳内由真空改变为充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外壳(2)由双层玻璃构成,双层玻璃之间为真空,双层玻璃之间有绝热材料支撑以促使双层玻璃之间保持相互间的位置关系,避免外壳(2)的外侧与外层外壳(8)的内侧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其外壳(2)的外侧再增加一层壳体材料,称为外层外壳(8),外层外壳(8)与外壳(2)之间有至少三个不共线的绝热支撑体(10),以支撑外壳所受的重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外壳(2)的外侧有防爆裂的金属丝网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外层外壳(8)的外侧有防爆裂的金属丝网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其特征是:外层外壳(8)有一个气管(10)连通外层外壳(8)的内侧和外侧,气管(10)的外侧端口连接一个吸风机,抽走外壳(2)与外壳外层(8)之间的气体。
9.定性观察光热转换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调节可调节电源(1)的电压,使并联的上薄板(3)和下薄板(6)发热发光,对中间钨金属体(5)加热,导致中间钨金属体(5)温度升高,观察中间钨金属体(5)的亮度能否达到上薄板(3)和下薄板(6)相同的亮度,能够达到相同的亮度,则说明光能够转换为热、达到热平衡后、能够发射相同频率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9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微机保护仿真实现方法
- 下一篇:公差原则示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