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洁净度管线钢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1171.7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曹余良;蔡可森;周桂成;周贺贺;张小伟;朱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10;C21C1/02;C21C5/28;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 管线 冶炼 工艺 | ||
1.一种高洁净度管线钢冶炼工艺,工艺路线为:铁水倒罐→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出钢脱氧合金化→LF精炼炉→钙处理→RH真空炉→连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转炉冶炼:
(1)铁水预处理操作:入炉铁水经脱硫预处理并扒渣干净,其中S元素含量为0-0.005%,废钢中S元素含量为0-0.010%;
(2)转炉处理过程深脱磷:采用“双渣法”,在转炉吹炼4-6分钟,即碳氧反应刚开阶段,进行第一次倒渣,在保证前期炉渣尽快化好的前提下,采用高碱度、高氧化性、低温度渣系操作;
(3)挡渣操作:控制出钢过程中的下渣量为0-2kg/t;
(4)出钢造渣:出钢过程加入复合精炼渣和石灰进行对钢包顶渣改质,复合精炼渣成分为:CaO :55%-65%、Al2O3 :27%-37%、SiO2:0-8.0%、H2O:0-0.5%、N:0-0.05%,其余为其他杂质,加入量吨钢6Kg,石灰加入量吨钢3Kg;
(5)出钢脱氧:出钢过程采用铝块脱氧,根据转炉吹炼终点氧含量加入铝块,按30kg铝块平衡钢水中0.010%氧的量加入铝块,即:铝块加入量=终点氧含量×0.3;出钢过程:出钢开始→出钢30秒加造渣料→出钢至1/3加合金和铝块→出钢结束;
(6)钢包底吹氩气控制:出钢过程钢包底吹气体流量为200-300Nl/min,出钢时间控制在5-8min;
步骤二,精炼炉冶炼:
(1)LF炉前期操作:钢水到处理工位后,调整钢包底吹流量300-400Nl/min,供电化渣2-3min后加入石灰3kg/吨钢、铝丝0.3kg/吨钢,取样分析,下电极升温;
(2)LF炉中期过程控制:处理时间为10min,根据LF炉第一个钢样成分和渣况粘稠情况,加入石灰和铝丝造渣脱硫,石灰加入量吨钢小于2Kg,铝丝0.2kg/吨钢,脱硫过程氩气流量350-500 Nl/min,喂铝线调整钢液铝含量,喂铝线控制氩气流量30-60Nl/min,铝线喂入量:以冶炼过程钢水中铝含量保持在0.05-0.06%范围来控制铝线喂入量,根据目标钢种的成分进行合金化,升温6-8min取样分析,下电极继续升温脱硫;
(3)LF炉后期过程控制:处理时间25min,根据LF炉第二个钢样成分和渣况粘稠情况,加入石灰和铝丝造渣脱硫,石灰加入量吨钢1.5-2Kg,铝丝0.1-0.2kg/吨钢,脱硫过程氩气流量350-500 Nl/min,喂铝线调整钢液铝含量,喂铝线控制氩气流量30-60Nl/min,铝线喂入量:以冶炼过程钢水中铝含量保持在0.03%-0.05%范围来控制铝线喂入量,加入合金进行合金化微调,直至达到钢种目标要求;下电极升温脱硫,取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重复该步骤的流程(3);
(4)LF炉钙处理及软搅拌:钢水中喂入纯钙线180-200m/炉(钙铁线350-400m/炉),钙处理结束软搅拌不少于5min,软搅拌底吹流量控制:10-60 Nl/min;
(5)RH真空处理:钢水到达RH炉处理工位后,测温取样,开始抽真空处理,真空度降低至300Pa以内,保持时间为不少于15min,RH真空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氩气流量控制在5-15Nl/min,真空结束后软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步骤三,连铸:
(1)中包烘烤温度为1050-1100℃,烘烤时间为160-180分钟;开浇前5分钟中包开始吹氩,排除中间包空气;
(2)每炉钢水在大包回转台镇静时间不少于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洁净度管线钢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第(2)步中,碱度为3.2-4.0,氧化性TFeO为20%-25%,温度为1580℃-16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洁净度管线钢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吹炼终点温度为1620-1680℃,终点C含量为0-0.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11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