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1478.7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5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岳帅鹏;常广才;李明;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K1/06 | 分类号: | G21K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角 复合 多层 膜劳厄 透镜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沿垂直于入射光方向排列的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其中,每一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内的所有膜层与入射光具有相同的夹角;该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能够实现衍射极限聚焦;m大于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其特征在于,沿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方向,膜层厚度依次变小、膜层与入射光的夹角依次变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排列后的膜层编号和膜层厚度按照波带片公式确定;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一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的第一个膜层,其编号为k,在入射面上的位置由公式xin(k)=xre(k)+w×tan(θ1)确定,w是根据楔形多层膜劳厄透镜设计计算得到的最佳深度,θ1是第一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的膜层与入射光的夹角,xin(k)为膜层k在入射面的位置,xre(k)为膜层k在出射面的位置,xre(k)=(kλf)1/2,λ为入射光波长,f为所选定的焦距,第二个膜层出射面位置xre(k+1)=xre(k)+d(k+1)/cos(θ1),在入射面上的位置为xin(k+1)=xin(k)+d(k+1)/cos(θ1),d(k+1)为第二个膜层的厚度,后续膜层的位置以此类推;第i个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的第一层膜层,其编号为p,在出射面上的位置xre(p)=xre(p-1)+d(p)/cos(θi-1),在入射面上的位置xin(p)=xre(p)+w×tan(θi),第二层膜层在出射面上的位置为xre(p+1)=xre(p)+d(p+1)/cos(θi),在入射面上的位置为xin(p+1)=xin(p)+d(p+1)/cos(θi),d(p+1)为第二膜层的厚度,后续膜层的位置以此类推;θi是第i个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的膜层与入射光的夹角,i取值为2~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中,最中间的相邻两个膜层满足Bragg条件:2[2d(im)]sinθi=λ,im=(if+il)/2,if和il分别是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的膜层编号,d(im)为编号为im的膜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之间具有相等的层数或者膜层数量相差最小的层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倾斜角复合多层膜劳厄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倾斜型多层膜劳厄透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入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14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限位结构的柱塞泵及其应用
- 下一篇:防止放射性可燃气溶胶外溢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