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1723.4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沈雪瑾;王振禄;陈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驱动 摩擦 双向 直线运动 马达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包括致动单元和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单元由冷热臂电热致动器(8a、8b)、驱动杆(4a、4b)和驱动头(3a、3b)组成;冷热臂电热致动器(8a、8b)的一端通过锚点(7a、7b,7c、7d)固定在硅衬底上,另一端与驱动杆(4a、4b)相连,驱动杆(4a、4b)的端部为方形驱动头(3a、3b),驱动头(3a、3b)与滑杆(5)之间有间隙,所述滑杆(5)为浮动杆,由两个纵向约束罩(1a、1b)约束,纵向约束罩(1a、1b)通过锚点(2a、2b,6a、6b)固定在硅衬底上,所述冷热臂电热致动器(8a、8b)的锚点(7a、7b,7c、7d)同时也是微马达的供电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单元中的冷热臂电热致动器使用V型电热致动器、静电梳齿致动器、电磁致动器或压电制动器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单元仅在滑杆(5)的单侧布置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两个纵向约束罩(1a、1b)为用“Π”型约束罩布置在滑杆(5)的左右两端,或用“T”型约束罩布置在滑杆(5)的中部,所述滑杆(5)是阶梯轴,或由两根细长杆在末端连接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a、4b)的长度和宽度能够调节,驱动头(3a、3b)的形状为方形头、三角头、梯形头或圆形头。
6.一种单对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式双向直线运动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MEMS表面工艺制备,在硅衬底平面上,有氮化硅绝缘层,氮化硅绝缘层上有固定的用作导线的多晶硅层Poly0,在多晶硅层Poly0上有固定结构层Poly2构成的纵向约束罩(1),在多晶硅层Poly0上还有活动结构层Poly1构成的滑杆(5)和致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17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磁发射的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