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2652.X | 申请日: | 2015-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3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牛振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振侠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兜肚 治疗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和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本组病例指异位在盆腔内,卵巢、子宫骶韧带),并出现周期性出血而引起的常见妇科疾患,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多发于30岁左右的育龄妇女,症状主要有不孕,是该病主要症状之一,内膜异位患者约有40%-60%有不孕,60%—70%的患者有痛经,多于经前1-2天开始出现,月经失调、急性腹痛、直肠膀胱刺激症等症状。B超、磁共振、腹腔镜检查可确诊。目前治疗方法有孕激素治疗,复腔镜治疗,无生育要求治疗等方法,但都有不足之处,中医病理实质为“离经之血”凝结胞宫,瘀滞流注经脉,下焦凝寒,瘀血内停。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本发明据此组方验证,收到明显效果,提高了受孕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对想生育的患者可明显提高受孕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中药兜肚外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月季花10-15份、鸭脚艾10-15份、姜黄5-10份、茴香叶5-10份、艾叶10-20份、肉桂10-15份、仙茅5-15份、六棱菊10-20份、继花10-20份、元宝草10-20份、兔丝子10-20份、龙船花5-10份、醋三棱10-15份、王不留行10-15份、香附10-15份、荔枝核5-10份、续断5-10份、葫芦巴10-20份、茜草5-10份、金樱子5-10份。
所述的中药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
经多例临床治疗验证,运用兜肚中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导位安全、有效、为绿色治疗方法,由于其操作简易,患者易接受,且疗效高,用药后无毒副作用,非常适合育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称平处方量的红花、延胡索、月季花、鸭脚艾、姜黄、茴香叶、艾叶、肉桂、仙茅、六棱菊、继花、元宝草、兔丝子、龙船花、三棱、王不留行、香附、荔枝核、续断、葫芦巴、茜草、金樱子,诸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干燥粉成粗粉未置于容器备用,或用塑料袋封装放置备用。
使用方法:用棉布做成圆形兜肚药袋,内置已配好的中药组合物药末,置于肚脐以下至耻骨联合以上所敷盖穴位(气海、阴交、关元、石门)周围,兜肚两侧系带腰围固定,昼夜缚之,20天(一疗程)后换药继续用,夏季每15天换药一次,连用2-3个月,行经期暂停,可治愈子宫内膜异位,恢复受孕功能。
该中药组合物具有下列药理功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振侠,未经牛振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空腔微球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