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3638.1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邢光才;李维思;徐强;薛谊;陈国萍;赵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9 | 分类号: | C07D213/8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硝基 吡啶 氧化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以3,5-二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加入双氧水和适当催化剂,得到3,5-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再加入以浓硝酸/硫酸或者发烟硝酸/硫酸为混酸的硝化试剂,制得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
该硝化反应中浓硫酸起到催化和脱水作用。当采用65%~68%的浓硝酸作为硝化试剂时,由于浓硝酸中含水量高,而该反应在水存在下反应受到影响,导致产率下降,反应速率降低,为了提高收率,加快反应速率,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硫酸。而硝酸与反应物的摩尔比也在2倍以上。如果采用发烟硝酸为硝化试剂,由于含水量较少,反应速率会比用浓硝酸快。但不管是哪一种,在反应中以及后处理时都会产生大量棕黄色烟,不仅操作环境不好,对设备腐蚀也较为严重。因为,开发一种安全、绿色的硝化工艺显得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反应过程中避免了大量棕黄色烟的产生,操作环境友好,为清洁绿色地生产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将浓硫酸与3,5-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混合形成混合液,在温度为0℃~60℃条件下,将硝酸钾的硫酸溶液滴加到所述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在温度为60℃~120℃的条件下反应。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3,5-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5~16;所述的硝酸钾的硫酸溶液是质量比为1:5~15的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液。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浓硫酸是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3,5-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与硝酸钾的摩尔比为0.5~4。优选所述的3,5-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与硝酸钾的摩尔比为0.5~1.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反应时间为0.5小时~12小时。优选反应时间为1小时~2小时。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温度为0℃~30℃条件下,将硝酸钾的硫酸溶液分批加入到所述的混合液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分批加入完毕后,在温度为60℃~90℃的条件下反应。
后处理步骤:反应的过程中,采用HPLC监控,直到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加水搅拌,用氨水调节pH至8~8.5,过滤,干燥,得到淡黄色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用下述反应式来表示:
本发明采用硝酸钾作为硝化试剂,由于反应体系没有水,反应速率大大提高。反应中和后处理时,没有大量棕黄色的烟产生,操作环境友好,减轻了环保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硝酸钾作为硝化试剂,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于采用硝酸的传统方法。同时,该反应避免了大量棕黄色烟的产生,操作环境友好,为清洁绿色地生产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浓硫酸是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
实施例1:
将12.3g的3,5-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溶于90g浓硫酸中,在温度为0℃~5℃条件下滴加硝酸钾的硫酸溶液(硝酸钾14.15g,浓硫酸100g)。滴加完毕,在温度为60℃~65℃条件下反应2小时。HPLC监控,直到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加水搅拌,用氨水调节pH至8-8.5,过滤,干燥,得到淡黄色3,5-二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14.4g,HPLC纯度99%,收率85.7%。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